海原县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曾属于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年均蒸发量高达2200mm,降水量仅为260-400mm,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0。一方面水资源总量不足,黄河水亩均配水指标不足360立方米,灌区末梢田块因缺水弃耕、欠灌减产的现象屡有发生;另一方面,灌区上游大水漫灌造成水资源浪费,部分田块超灌板结,严重制约了当地百姓致富增收。为破解缺水困局,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在海原县七营镇实施了扬黄灌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七营镇试点项目,打造扬黄灌区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基地。项目实施后,项目区亩均节水25%(滴灌全年灌水量270立方米/亩,渠灌全年360立方米/亩)、节肥40%(水肥一体化使用肥量57公斤/亩,传统栽培用肥总量95公斤/亩左右)、增产10%(渠道玉米产量900公斤/亩,滴灌玉米产量1000公斤/亩)以上,亩均增收500元以上,项目区0.82万亩耕地可累计实现节水73.8万立方米,节肥31.2万公斤、增产82万公斤,助力农户节本增收410万元,引领带动中部干旱带高效节水农业发展。
一是严把科学设计关。认真开展项目前期工作,深入乡镇实地开展座谈,广泛听取项目区干部群众意见,认真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堵点”,细化设计方案,科学合理确定工程措施,达到精准立项、精准规划、精准配套。
二是严把项目管理关。以项目法人制、公告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合同制、审计制等制度为基础,建立“法人负责、监理控制、施工保证、政府监督”四级质量保障机制,加强项目建设全程监管,确保项目管理科学规范、工程质量优良。
三是严把运行管护关。坚持“谁受益、谁管护”原则,将管护工作制度化,及时与受益乡(镇)签订管护协议书,明确管护责任人,落实管护资金,做到全面管护无盲区,确保项目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四是与信息化管理相结合。配套自动控制、视频监控、水位监测、信息采集等设备,集成开发信息管理系统,形成覆盖灌区、设施配套、管理精细、便捷高效的灌区一张图、灌溉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服务便捷化“一图三化”片区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节灌管理电脑和手机实时操控,提高灌水效率,降低劳动用工和劳动强度。
五是与化肥减量相结合。通过机深耕、增施有机肥及秸秆还田等农业技术措施,使土壤有机质含量进一步提高,土壤理化性状得到改善,保水、保肥、通气能力明显增强。并依托水肥一体化措施,有效减少化学肥料施用量,推进化肥农药减量控害。
六是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按照项目区产业发展布局,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通过企业及合作社流转土地集约化经营助推乡村振兴,实现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