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农业参考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农业资讯> 正文

“以前各闯各的,现在一起赢”

日期:2025-10-27 作者:佚名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如何下好这盘棋?梧州市万秀区以党建为“红色引擎”,将基层党组织嵌入六堡茶、肉牛、玉桂、蜂蜜等农业特色产业全流程,实现党建与产业振兴、农民增收同频共振。目前,当地农民人均年收入超过3万元。

  “我们以产业链思维谋划发展,聚焦六堡茶、肉牛等地方特色农产品,推动党组织随产业链延伸并发挥作用,构建‘党建链’、引领产业链、带动‘致富链’,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走出一条具有万秀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万秀区委书记黄来焕说。

  一、建强产业链上“红色堡垒”

  走进广西梧州茶厂的智能化生产车间,“党员先锋岗”的红色标识格外醒目。“在建立党支部之前,我们和周边茶企各闯各的,采购成本高,技术瓶颈难以突破。现在一起赢。”广西梧州茶厂有限公司董事长、党支部书记温而刚介绍。该厂党支部成立后,牵头联合梧州中茶茶业、广西农垦茂圣茶业等5家茶企联建共建,共享原料渠道、共研加工技术、共拓销售市场。“今年我厂毛茶销量比去年翻了一番,还拿到了大湾区的长期订单。”温而刚高兴地说。

  目前,万秀区已在六堡茶行业的48家企业及社会组织中成立了6个党组织,其中广西农垦茂圣茶业有限公司党支部获评“五星级党组织”。“产业要想稳得住、长得大,党组织必须挺在前面。我们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就是要将企业、合作社、农户拧成一股绳,形成发展合力。”万秀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黎钊介绍。

  万秀区聚焦特色产业需求,从组织覆盖、龙头示范、跨区联动三方面发力,筑牢产业发展的“红色根基”。在乐一牛产业园的广西万秀肉牛科技小院里,科研人员与企业技术员正聚在一起讨论饲料配比。“以前,我们的养殖技术受南方高温高湿天气影响大,肉牛成活率不稳定。自从集团党组织牵头和广西大学合作建立科技小院后,仅用3个月就突破了关键技术,成活率显著提高。”广西乐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梁明玉说。

  以神冠、乐一、甜蜜家等龙头企业为核心,万秀区打造了一批“党建+产业”示范点。甜蜜家蜂业党组织依托“万秀区林下养殖蜜蜂示范基地”制定蜂蜜生产地方标准,带动周边养蜂户亩均增收500元;神冠集团党组织参与建设千亩文旅茶园,将六堡茶种植与休闲观光结合,拓宽了产业价值空间。

  二、构建多元融合发展格局

  党组织不仅是产业链上的“红色堡垒”,更是资源整合与村民利益联结的“桥梁纽带”。“以前我家只种有3亩水稻,一年忙到头也就赚几千块钱。现在入股甜龙笋基地,不仅有土地租金,年底还能拿分红,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龙湖镇村民陆石雄的话,道出了万秀区产业模式创新的成效。该区以党组织为纽带,破解“资源分散、效益低下”难题,推动资源变资产、农户变股东。

  在夏郢镇竹坡生猪养殖场,负责人易建军正带着合作社成员检查猪舍通风设备。“以前自己养猪总担心市场波动,现在党支部通过‘合作社+家庭农场+公司+能人’联营模式,实现利益共享。”易建军介绍,已有5个行政村投入60万元参与运营,每年获得固定收益8万元。在面积超过700亩的万秀区林下经济(竹药)种植示范基地,工人们正忙着给笋苗浇水。高旺村党支部书记何杰辉介绍,这片土地以前撂荒无人管理,现在通过党组织整合各级资金建成甜龙笋基地,推行“土地入股+资金入股+固定分红”模式,企业托管运营期间按投入资金给村集体保底分红,农户还能获得每亩100元的土地租金。

  在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心聚力谋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呈现出喜人变化:产业链条加速延伸。“以前只卖毛茶,现在还开发了桂花六堡、茉莉六堡、金花六堡等产品,以新包装、新口味积极拥抱年轻消费市场,年销量保持了20%的增速!”广西梧州圣源茶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世江说。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

  乐一牛产业园建成3个粤港澳大湾区生态肉牛保供仓,年产值达5亿元,“万秀六堡茶牛”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科技小院研发的桑酵素饲料,较传统豆粕饲料降低成本30%,助力企业节本增效。绿色发展根基牢固。目前,万秀区六堡茶产业累计流转土地1.2万亩,种植面积达1万余亩,建成10个生态茶园。2025年上半年毛茶产量33.19吨,同比增长31.08%。“走出去”的步伐更加坚实。“我们累计认定12个粤港澳大湾区、供深、供港、出口基地,培育13个广西农业品牌。2025年上半年蔬菜产量3.39万吨,同比增长3.75%;水果产量0.536万吨,抽检合格率100%。”万秀区委副书记、区长易洁说。

  三、共享产业发展成果

  发展为了人民。有了党组织的领导,万秀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更加注重“共享”理念,广大农户的利益得到根本保障。“在茶园务工每天都有收入,年底还有分红,比外出打工强!”茶农郭小兰一边采茶一边算增收账。万秀区以农民增收为核心,通过支部搭台,让农户深度参与产业、共享发展红利。

  自2021年建设生态茶园以来,万秀区六堡茶产业累计带动487户农村劳动力务工,受益村民约1.2万人,实现工资性收入51万元,人均年增收3000元;10个行政村入股茶产业,2025年预计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5.5万元。此外,该区落实“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2025年已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133.57万元,帮助182名脱贫人口就近就业;发放产业奖补77.13万元,鼓励农户发展特色种养;今年精准识别9户36人纳入监测,全区共有监测对象114户416人,监测对象风险消除率73.55%,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党建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是激活区域发展动能的关键。从六堡茶“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到肉牛产业“一头牛撑起一条产业链”,万秀区的实践为党建与产业融合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万秀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党建赋能产业需抓住三个核心:组织嵌入要“准”,将党支部建在产业链关键环节;利益联结要“实”,通过多元模式让村集体和农户共享收益;协同赋能要“强”,联动多方资源破解发展难题。万秀区将继续深化“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的实践,推进茶旅融合项目建设,加快茶企智能化改造,培育上规企业。以“党建链”激活“产业链”和“致富链”,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wz/t2608982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业参考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业参考网 nyckw.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