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桂香浮动,桥亭乡的群山间正上演着一场“黄金盛宴”——漫山遍野的柿子树褪去夏日的葱郁,枝头缀满沉甸甸的金黄果实,像一盏盏悬挂的小灯笼,将山野装点得暖意融融。踏入这片土地,清甜的果香裹挟着丰收的喜悦扑面而来,勾勒出一幅乡村产业兴旺的生动画卷。
从春日抽芽、夏日挂果到秋日成熟,桥亭乡的柿子在果农们的精心培育下,完成了从青涩到金黄的蜕变。随着丰收号角吹响,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果农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手持特制果剪,踮脚、转剪、接果,一套动作娴熟流畅,饱满的柿子便稳稳落入铺着软布的果筐中。
“现在柿子行情一年比一年好,每斤能卖到1元左右,我每天从这里收走的柿子就有一万斤,拉到外地很快就能售空!”收购商黄老板一边清点收购量,一边笑着说。可观的收购价和庞大的收购规模,让果农们的脸上洋溢着藏不住的笑容。村民李大爷捧着刚摘的柿子算起增收账:“我家10余亩柿子树,光卖柿子就能收入6万多元,日子有奔头了!”
鲜柿畅销的同时,桥亭乡的柿饼也凭借独特风味占据市场高地。在村里的柿饼加工点,果农们正按照传统工艺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仔细削皮、均匀晾晒、精心揉捏,经过数道工序后,原本饱满的鲜柿变成了色泽红亮、肉质软糯的柿饼,身价也随之翻倍,成为果农们增收的“第二引擎”。“我们的柿饼都是自然晾晒,保留了柿子最本真的甜味,每年还没加工完就有订单找上门。”柿饼制作大户王大姐介绍道。
小小的柿子串起了桥亭乡乡村振兴的大产业链。如今,随着智慧农业技术的逐步推广和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桥亭乡的柿子不仅成了村民的“致富果”,更成了乡村振兴的“希望果”。枝头的柿子愈发金黄,老百姓的日子愈发甜蜜,桥亭乡正沿着产业兴旺的康庄大道稳步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