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农业参考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农业资讯> 正文

三江为何独钟情大湾区?一杯茶、一幅农民画里的山海协作密码

日期:2025-10-28 作者:佚名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茶叶礼盒要提前备货。““作为粤桂协作友好象征的农民画要仔细打包好。”……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忙碌的企业家与农民画艺术家们正在加紧准备着参展产品,10月12至13日,粤桂协作・2025年三江侗族自治县农特产品粤港澳大湾区(广州)推介活动即将开启。这并非两地首次牵手——从2023年亮相广西农交会广州会场,到2025年3月参与“出乡入湾”粤桂产销对接活动,粤桂协作框架下的专场对接已形成常态化机制,成为侗乡物产走进湾区的重要桥梁。

  

  三江特色文旅市集。

  从高山茶园到湾区餐桌,从鼓楼画笔到都市展厅,三江为何执着于这片南海之滨?答案藏在山水馈赠、协作之力、市场引力与文化魅力的交响之中。

  桂北秘境出珍馐:山水里长出来的“生态名片”

  清晨的三江布央仙人山茶园,云雾缠绕着海拔800米的茶园,侗族妇女背着竹篓采摘新茶,露水打湿的茶叶散发着清香。这片坐落于湘桂黔三省交界的侗乡,森林覆盖率常年超78%,中亚热带季风带来的充沛雨水与22℃年均温,让每一寸土地都透着“生态底气”——无工业污染的山泉滋养出甘甜的特色泉水,高海拔温差催生出醇厚的三江茶,古法技艺腌渍的酸鱼酸肉藏着岁月风味。

  

  三江茶

  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三江油茶。在侗寨火塘边,72岁的吴奶奶将本地茶叶、生姜、大蒜放进铁锅,木槌捶打的“砰砰”声里,香气逐渐弥漫。“我们一天要打三锅油茶待客,这是侗家人的情义。”如今,这碗承载民俗的热饮已化身“可携带的非遗”,当地茶企研发的即食油茶礼盒通过冷链物流端上广州早茶桌,精准契合了大湾区对“原生态食材”的渴求。

  粤桂协作架金桥:从“出山难”到“走俏快”的蝶变

   “以前油茶只能在本地卖,现在广州超市都能看到我们的包装产品!”三江油茶加工企业负责人感慨的背后,是粤桂协作铺就的“快车道”。自东西部协作开展以来,广东以“真金白银+精准服务”,为三江物产打通了出山通道。

  

  唱响吴川-三江粤桂协作以来山海情谊厚植的《一衣带水江川情》

  自广东湛江吴川市与广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建立协作关系以来,吴川、三江高站位扛起政治责任,高规格谋划部署工作,聚焦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才提升、示范村(点)建设、消费帮扶、文旅推介、劳务协作等领域开展全面协作帮扶,书写共同富裕的辉煌篇章。

  品牌与渠道双轮驱动成效显著,连续四年举办的油茶文化旅游节,让三江油茶品牌出山入湾成典范;2024年广州专场推介会现场,多家湾区餐饮企业签订供货协议,油茶预制菜逐步进入珠三角商超体系。粤桂协作还带来技能升级,通过开展油茶、侗画等技能培训,帮助搬迁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以茶叶产业为例,仙池茶业等企业通过协作平台拓展市场,已建成有机茶叶基地1735亩,年销售额较五年前大幅增长。

  湾区热土藏机遇:从“卖产品”到“树品牌”的跃升

    “三江的泉水泡茶特别香,我每月都在电商平台回购。”广州白领陈女士的选择,道出了大湾区市场的“魔力”。这片聚集7000万人口的消费高地,202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7万元,对特色农产品的旺盛需求为三江物产提供了天然“试验场”。

  更珍贵的是湾区的“辐射效应”。在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交易中心,三江茶通过这里的物流网络,3天就能抵达上海、北京;借助广交会平台,多款农特产品已进入香港、澳门的商超货架。据悉,今年以来东部省份采购、帮助销售西部协作省份农副产品和特色手工艺产品金额212.18亿元,三江作为重要供应地,份额占比逐年提升,“三江出品”正从“尝鲜之选”变成“信赖品牌”。

  

  7月24日,粤桂协作・2025年三江油茶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品牌推介活动在广州市北京路举办,同期亮屏广州北京路地标广州之眼。

   标准对接更助推品质升级,通过参照湾区标准,三江已有多款茶叶产品通过“圳品”认证。截至目前,广西全区获“圳品”认证的农产品达234个,实现了从“卖原料”到“卖品牌”的跨越。正如三江农户杨共国所言:“每次来湾区参展,都能学到新包装、新营销思路,产品越做越受认可。”

  画笔绘出侗乡情:文化共鸣里的“长效吸引力”

  在即将启幕的推介会上,一幅幅色彩鲜明的农民画将作为重点展品亮相——画面里,身着盛装的侗族人围着篝火起舞,风雨桥旁油茶飘香,浓烈的色彩藏着最本真的生活热情。

  三江农民画的魅力,在于“土味里的生命力”。从百越时期的印纹陶图案,到清代鼓楼壁画,这种艺术形式从未间断。如今,三代画家接力创新:张军谊的《油茶丰收》保留传统技法,吴怡悦则将侗绣纹样融入现代插画,开发出笔记本、丝巾等衍生品。在粤桂协作·2025三江油茶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品牌推介专场活动上,这些“可带走的侗乡风情”成了打卡热点,不少市民留言:“看了画,更想去三江看真的风雨桥!”

  

  《勇斗》作者吴怡悦。

  文化吸引力正持续转化为发展动能。独峒镇大力发展农民画产业,借助粤桂协作打造的“侗乡文化之旅”,每年有大量大湾区游客走进三江,在体验打油茶、学画农民画的同时,带动农产品消费增长。文化让生意更长久,现在很多客户既是买产品,也是买一种生活方式。

  当三江的茶香飘进广州茶楼,当湾区的订单飞向侗寨茶园,这场跨越千里的协作早已超越“买卖关系”。粤桂协作资金投向产业的机制保障,让山水馈赠变成发展优势;大湾区的消费协作规模,让民族特色长成富民产业;而农民画里的文化基因,则让这场互动有了温度与深度。在这场山海对话中,三江收获的不仅是销售额的增长,更是乡村振兴的底气;大湾区得到的不仅是优质物产,更是文化多元的滋养。这杯茶、这幅农民画里的协作密码,正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区域共富的生动注脚。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lz/t2605616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业参考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业参考网 nyckw.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