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农业参考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电商农业> 正文

宜昌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十大模式

日期:2023-08-06 作者:佚名 来源:湖北省农业农村厅

  1.资源盘活型——枝江市董市镇石匠店村

  将集体资源作为发展集体经济最重要的基础,彻底清查集体资源,并与承包者签订承包合同,让每“一分”集体土地都产生经济效应。

  【典型案例】枝江市董市镇石匠店村原是一个党组织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2019年以前,年经营性收入不足5万元,2019年开始通过全面清查资源,实现了集体经济快速发展。一是“关门法”彻底清查。创新“国土面积-家庭承包面积-宅基地面积-公益性建设用地面积-经营性建设用地面积=村集体可发包土地面积”的计算方法,彻底摸清集体资源资产总量和可盘活利用数量,集体可发包资源共758宗1701.2亩,可利用资产共2宗2254平方米。二是“公开法”高效盘活。资源采用公开协商或公开竞价的方式处置,签订合同757份1664.03亩,收取承包款98.92万元(5年一次性收取,年均19.78万元);资产采用公开竞价的方式处置,1宗占地90平方米的砖木结构闲置房屋以3.87万元成交,1宗建筑面积656平方米的原村委会办公楼以141.88万元成交。通过清理发包,村集体增加经营性收入244.67万元。三是“合作法”实现共赢。2023年,引进农士佳园脐橙专业合作社,村集体入股合作社60万元,年保底分红不低于10%;争取项目资金122万元,与合作社共同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开展脐橙社会化服务,即建设占地20亩的草莓大棚19个,采购农业机械设备14台(套),项目完成后预计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6.2万元。

  2.产业发展型——秭归县两河口镇云盘村、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仁和坪镇大栗树村

  依托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或村集体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化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实现村集体增收。

  【典型案例1】秭归县两河口镇云盘村位于半高山地带,基础条件落后,产业基础薄弱,群众收入较低,村级集体经济原来主要依靠光伏电站及政策补贴收益,集体经济增长动力不足。2018年以来,该村依托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积极探索发展特色产业路子,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一是发展小水果产业。先后清理集体闲置土地200亩,种植软籽石榴、猕猴桃、脆红李,争取实施地力提升、设施配套等提档升级项目,通过村集体自主管理和市场主体承包租赁相结合的方式经营,年收入达到15万元。二是发展水产产业。清理维修集体堰塘,建设配套设施,村集体开展水产养殖,投放草鱼、花鲢等四大家鱼品种1.5万尾,通过生态垂钓、水产销售等形式经营,年收入达到8万元。三是发展畜禽产业。盘活市场主体闲置养殖基地50亩,养殖土鸡3000只,村集体通过对接单位食堂、商超等方式实现订单销售,年收入达到15万元。四是发展粮油产业。村集体流转连片撂荒地150亩,种植马铃薯、大豆等粮油作物,年收入达到10万元。2022年,该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57.07万元。

  【典型案例2】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仁和坪镇大栗树村依托村党支部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市场主体+农户”模式,发展雪茄烟和特异性品种茶叶。一是土地流转实现自主经营。2022年,村集体流转撂荒地80亩,自主经营雪茄烟60亩,茶叶100亩,并带动213户村民种植雪茄烟140亩,茶叶250亩,通过联村帮扶单位争取扶持政策和技术支持,破除特异性品种茶叶和雪茄烟的“成本壁垒”和“技术壁垒”,增加村集体收入37.1万元。二是村企合作延长产业链条。2023年,村集体围绕烟、茶两大产业,与市场主体合作建设雪茄烟发酵车间和茶叶加工厂,建成后每年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4000人次,经过加工后产品可实现溢价销售,预计增加村集体收入10万元。三是开展社会化服务补齐短板。大栗树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下设五峰宜雨茶叶专业合作社、大栗树村农业综合服务队,形成“1+2”的一体化社会化服务体系。2022年,农业综合服务队整合25名队员和53台农业机械,为1262亩耕地提供服务,有效化解劳动力不足等问题,增加村集体收入1.9万元。2022年,该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56.14万元,预计2023年可突破100万元。

  3.联合发展型——宜都市松木坪镇

  打破村域界限,围绕主导产业补链、延链、强链,整合各村资源要素,实现多村联建、优势互补、抱团增收。

  【典型案例】宜都市松木坪镇政府牵头成立松禾溢香合作联社,引导各村创新“村集体领办合作社+土地流转+社会化服务”经营模式,抱团发展粮油产业。一是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生产。根据地力条件以300-600元/亩·年流转土地约5000亩,涉及农户1230户,化零为整发展优质粮油产业,实行合作联社统一管理、统一经营。二是“三包”服务实现集约化经营。与远安瓦仓大米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实行包优质谷种、包种植技术、包产品收购的“三包”服务;整合全镇各类农机4693台,社会化服务面积超过1万亩,实现了专业化管理、机械化操作。三是品牌打造实现市场化运作。整合各村项目资金建设烘干、仓储、加工、包装、销售于一体的综合中心,打造自主品牌“松木溢香”,实现溢价销售。同时,全力打造农旅融合新业态,创新“稻田+”产业发展模式,打造“禾香田园”环线,举办“油菜花节”“插秧节”等活动,乡村旅游线路吸引游客超2万人。2022年,10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均突破20万元。

  4.居间服务型——秭归县郭家坝镇擂鼓台村

  围绕培育村内主导产业和服务集体成员,紧盯“一家一户干不了、干不好、干了也不划算”的“烦心事”,发挥村党组织和集体经济组织的政治和组织优势,量身定制居间服务项目,促进村集体增收和集体成员节本增效。

  【典型案例】秭归县郭家坝镇擂鼓台村是脐橙专业村,种植面积达9000多亩,年产值过亿元,原来村集体经济薄弱、服务能力有限,是“民富村穷”的典型村。2019年,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打造脐橙精品强村,解决“一家一户”农业生产投入贵、用工难、销售不畅等问题,发挥村党组织的政治和组织优势,做实做强村集体经济。一是开展农资团购配送。村集体与优质农资生产企业深度合作,采取“两头直达”方式,统一团购配送化肥、农药等农资,降低果农生产成本,推动村集体经济增收。2022年,为全村果农节约成本30万元,村集体增收18万元。二是开展农事代种代管。村集体组建127人的采果服务队,出资16万元购买2台无人机,培养6名专业植保飞防员,大力引导柑农种植绿肥、自制农家肥、增施有机肥,解决果农种植管理难题,提升果品质量,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022年,全村果农亩均增收1000余元,村集体增收近30万元。三是开展农产品代收代售。2022年,村集体与农夫山泉、拼好果等优质企业深度合作,培育电商达人5人、市场主体42家,引入2家物流企业在村驻点,服务村民815户,果园6000余亩,2500亩果园被多家企业确定为生产基地,被华中农业大学确定为“产学研合作基地”,果农累计增收600余万元。四是开展生活物资配送。利用村集体闲置资产,开办“擂鼓台供销服务中心”,为周边农户和政府食堂供应大米等主要生活物资,获得一定的集体收益。2022年,该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47.36万元。2023年,该发展模式成功复制到秭归县30多个村。

  5.村庄运营型——宜都市五眼泉镇弭水桥村、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镇郑家榜村

  充分利用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大力发展美丽经济,拓展集体经济发展空间,打造村域景区、农家乐、民宿经济等,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典型案例1】宜都市五眼泉镇弭水桥村以集体所有的土地、山林、水面等资源性资产与企业、合作社和其他经济组织开展股份合作,推进“绿水青山”变身“金山银山”,依靠“磁铁支部”和“两溪两桥”另辟蹊径,打造出远近闻名的“农旅”特色产业。一是村集体与三川旅游公司签订三峡九凤谷开发协议,使“两溪两桥”与九凤谷景区环形相接,九凤谷景区每年门票收入便为村集体增收30万元以上;利用闲置农房、闲置宅基地与湖北三峡九凤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签约,打造“五农”研学营地,盘活利用闲置农房14栋,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二是村集体组织农户与三川绿化公司签订协议,种植紫薇树14万余株,农民每株增收5元,村集体每株得1.2元,村集体经济年增收近20万元。2022年,该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50.1万元。三是建设美丽乡村培训学校,利用美丽乡村建设经验,开展培训。

  【典型案例2】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镇郑家榜村充分利用优越地理位置及独特的自然风光,通过招商引资开发方山景区,成立村级公司(长阳龙兴文旅发展有限公司),大力发展旅游业,带动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一是景区设施共营。方山景区的餐厅、工商棚等服务配套设施所有权归景区、管理权在村委会、经营权在村级公司,通过共管共营实现集体经济年收入30万元。二是旅游活动合办。与景区共同举办独具土家特色的“孝山冬祭万人年猪宴”,通过旅游带动实现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三是康养旅游开发。2023年,在原有的桥河养生谷的基础上,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投入400多万元建设“桥河文旅康养中心”,通过智慧农业带动康养旅游,可实现当年建设当年受益,2023年可实现收入10万元以上。在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带动周边59家农家乐、3家精品民宿发展,实现近300人就地就业。2022年,该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68.28万元,预计2023年可突破100万元。

  6.物业经济型——夷陵区东城试验区梅子垭村、兴山县峡口镇平邑口村

  村集体利用集体所有的非农建设用地或村留用地,兴建标准厂房、专业市场、仓储设施、职工生活服务设施等,通过物业租赁等方式经营,增加村集体收入。

  【典型案例1】夷陵区东城试验区梅子垭村充分发挥城郊村地理位置优势,探索出物业经济发展模式。一是汽车市场租赁。村集体收购并建成集汽车展示、交易(含二手车)、维修美容和餐饮娱乐、健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东城国际汽车城”,与宜昌嘉运汽车市场管理有限公司签订5年递增租赁合同,2022年租赁收入180万元;二是商铺租赁。村集体争取政府返还2400平方米商铺,出资3380万元购置2500平方米商铺,引进3家餐饮企业和1家酒店入驻,资产总值达6625万元,2022年租赁收入197万元;三是产业园租赁。2020年,投资2.25亿元,分两期建设标准化产业园1座,争取到上级财政专项债券资金7500万元,产业园一期建成并完成招租,企业入驻率达90%,2022年租金收入600万元,预计二期项目建成后,年租金收入可达1000万元。四是资本积累。经过“四议两公开”程序,将村级资金9000万元存为定期存款,2022年利息收入250余万元。2022年,该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1200万元,净收益398万元,连续4年累计向村民分红1482万元,惠及3221人。

  【典型案例2】兴山县峡口镇平邑口村位于宜巴高速出口,是三峡库区移民搬迁村,是兴山县经济开发区核心区。一是依靠龙头发展。2011年开始,与国有企业兴发集团签订长期协议,以村集体名义入股兴发集团300万元,每年获得固定分红15万元。二是跳出山外投资。2012年,村集体在兴山县城人流量大的小吃街购置两间旺铺门面房,分别以每年2.2万元、2万元价格租赁,村集体每年获得稳定租赁收入4.2万元。三是“再造资产”租赁。2021年,村集体新建1个807平方米的厂房,出租给宏志饲料加工厂,签订20年长期合同,前十年每年租金5.76万元,后十年每年租金6.77万元,租金实行一年一付。2022年,该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30.83万元。

  7.飞地经济型——伍家岗区伍家乡旭光、汉宜、南湾、灵宝、共升等5个村

  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大胆探索“飞地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典型案例】伍家岗区汉宜、南湾、灵宝、旭光4个村有集体资金积累、但无集体土地发展,2017年,4个村与共升村合作,发展“飞地经济”。一是坚持村村合作。共升村提供村集体建设用地74亩,汉宜、南湾、灵宝、旭光4个村投资约1.5亿元,联合建设共升都市工业园二期,实现资源互补、区域平衡,协调发展。二是坚持党建引领。打造共升区域党建联合体,开展联合党建活动促进项目协商常态化,确保建设过程出现问题迅速解决,整个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2021年4月,共升都市工业园二期完工验收。三是坚持高效管理。共升村负责常态化管理,明确收益分配方式。各村共同努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目前,入驻企业20余家,年收益350余万元,经核算,全部出租后村平年收益可达200万元。2022年,5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2570.9万元。

  8.村企合作型——远安县茅坪场镇何家湾村、当阳市玉泉街道三桥村

  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经营平台,通过与龙头企业开展合作,围绕特色产业,整合资源、开发项目,实现可持续发展。

  【典型案例1】远安县茅坪场镇何家湾村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引领,孵化何家湾劳务服务有限公司、何家湾商贸有限公司,与大自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娃子食品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开展合作,在发展特色产业中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一是劳务合作增收。依托劳务公司输出劳动力,助力龙头企业生产,每年输送季节性劳动力220余人,务工费用达230余万元,村集体增收3万余元。二是流转协调增收。村集体为龙头企业流转土地190亩,亩均土地流转费800元,村集体每年固定获得服务费收入2万元。三是固定资产增收。村集体通过向上争取资金项目,以固定资产形式投入企业,村集体每年获得分红30万元。四是助力销售增收。依托商贸公司,为龙头企业主打产品对接国企、事业单位,开展团购经营,村集体每年获得分成3万余元。2022年,该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38.95万元。

  【典型案例2】当阳市玉泉街道三桥村依托本地龙头企业葛洲坝水泥当阳有限公司,做好服务企业发展这篇文章,实现村集体增收。一是找准企业合作。2017年,利用村级资源与葛洲坝水泥当阳有限公司合作,以每年50万元的价格,达成大沟石场林地使用协议,带动本村300人就地就业,周边30家农家乐年均增收1万元以上。2022年,村集体将闲置场地与2家公司达成土地使用协议,村集体每年增收12.2万元。二是抓住机遇入股。2020年,村集体抓住企业发展急需运输物流这一机遇,在本村乡贤牵头下,以土地形式入股开办远鑫物流园,村集体每年获得分红50万元。三是发展产业增收。村集体牵头成立金钱橘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金钱橘,年产值600多万元;打造三桥鲟鱼产业园,组建多个特色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鲟鱼、娃娃鱼、小龙虾等特色养殖,年产值400余万元,村集体每年增收20万元。2022年,该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180.06万元。

  9.资产参股型—远安县鹿苑村

  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通过集体资金、资源、资产入股龙头企业,加快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实现村集体经济壮大提质。

  【典型案例】远安县旧县镇鹿苑村位于沮河之畔,是鹿苑黄茶原产地,也是鹿苑寺景区中心所在地,村集体抢抓“茶旅融合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契机,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一是资源入股。引进远安县鹿溪河康养有限公司运营,以鹿苑村原有旅游资源和集体土地等为资本,参股远安县鹿溪河康养有限公司,享有10%股权,构建村集体经济“10+10+5”收益模式(即每年10万元保底+利润分红10%+5万元服务费),每年村集体创收超20万元。二是资产入股。在后期开发建设中,村集体积极争取政府政策和专项资金,配套购置景区内的木廊亭8个、茶亭茶室2个、水上茶吧船2条,设置烧烤台席100多个等,作为固定资产入股企业,每年获得收益分红。2022年,该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31.71万元。

  10.资本运营型——枝江市董市镇曹店村

  整合村级的资产资源资金,建设特色产业基地,依托便利的交通和区位优势,开展市场运营,以“三产”融合发展促进村集体、经营主体、农户多方收益。

  【典型案例】枝江市董市镇曹店村领办宜昌谷生原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将有限资金资源进行整合,引入专业化市场主体参与运营。一是整合集体资本。积极探索“村集体+经营主体+农户”的联合运营模式,整合各类资金2700多万元,引进市场主体投资3000多万元,建成200亩“四季缘”开心农场、150亩猕猴桃、1500亩优质脐橙、300亩月季花、350亩有机鱼虾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基地,改造提升1500亩优质水稻种植基地。二是实现市场运营。依托月季花产业基础,培育和销售月季花卉苗木,聘请湖北乡立方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开展市场化运营,建立“花漾曹店·曹店潮好玩”乡村品牌,发展农旅融合,先后打造出“曹店甜瓜”“曹店月季花”“曹店乡村游”“曹店水产”等多张产业名片,2022年,门票、餐饮、特色活动体验及特色农产品展销等营业额超500万元,年吸引游客10万人次,带动周边100多户村民增收。2022年,该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52.08万元。


原文链接:http://nyt.hubei.gov.cn/bmdt/yw/nczcygg/202308/t20230803_478086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业参考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业参考网 nyckw.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