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进农用地膜污染治理,推动绿色发展,丰镇市按照“源头减量,过程管控,末端治理”思路,坚持政府主导、多方发力,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典型引领、重点推进的治理原则,以提高废旧地膜回收处理率为目标,分类推进废旧地膜回收利用。2022年丰镇市覆膜面积50.19万亩,农田地膜投入量3739吨,目前已回收3296吨,农膜回收率达到88.2%。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丰镇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发挥统筹协调、监督管理作用。实行属地管理与部门管理相结合,将残膜污染治理纳入到乡镇目标考核内容,严格督查落实。积极争取国家、部门项目资金,同时,加大地方财政资金投入,提高各方主体参与农田残膜污染治理工作的积极性,2022及2023连续两年将废旧地膜回收利用工作经费820万元列入地方财政预算。
二是制定扶持政策。坚持绿色发展导向,连续4年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列入丰镇市委一号文件,施了废旧地膜回收再利用示范县项目。出台农户捡拾交售7斤废旧地膜兑换1斤0.15mm加厚地膜的“以旧换新”政策和对废旧农膜回收加工企业给予拉运、加工补贴,对回收站点给予补助的“以奖代补”扶持政策,紧盯春播秋耕关键期,鼓励群众主动捡拾交售残膜,企业积极拉运加工地膜,确保残膜离田到点、拉运到企、加工再利用。
三是健全回收体系。建立“企业回收、农户参与、政府监管、市场推进”的农田残膜回收再利用体系,由各乡镇、农牧、环卫、农投等部门相互配合推进回收工作。积极引进丰镇市润丰节水科技有限公司新建废旧地膜无害化处理厂,加大对残膜回收企业的支持力度,实现变废为宝。扶持引导企业与农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探索“以旧换新”模式,既向农民推广标准地膜,又促使农民回收残膜。
四是强化科技支撑。运用各类媒体加大《农用薄膜管理办法》《乌兰察布市农用地膜污染防治条例》等法规和“以旧换新”扶持政策宣传。依托项目建设,加大农田残膜捡拾机等新材料、新机具的引进示范推广,鼓励丰镇市民营企业高峰农业机械有限公司在现有基础上,研发了一款适合玉米、向日葵等大根茬作物的残膜回收设备,目前已投入市场。
五是开展实验示范。在残膜回收实验示范上,在全市设置2万亩集中连片机械化回收示范区,由9台废旧地膜回收机利用春播前农闲时间全部完成,带动全市广大农民开展机械化回收工作;打造40亩地膜回收实验示范基地。采取不同作物、不同规格地膜、不同品种地膜之间的残膜回收对比实验示范工作,由专人负责田间数据记载、声像资料收集等工作,为残膜回收工作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
六是加强监督管理。加强部门协作,常态化开展农膜经销市场巡查监管,严禁生产流通使用超薄农膜、劣质农膜。针对农资市场、农资销售门店、种植大户等重点区域,在地膜捡拾回收主要时段,联合开展农膜“五查”行动:一查进货渠道和数量,加强源头治理;二查地膜产地和种类,规范市场供给;三查地膜质量和产品标号,统一质量标准;四查销售情况和供应台账,摸清销售去向和数量;五查企业库存,分析掌握市场容量。
七是探索挂钩机制。将耕地轮作、粮改饲、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和涉农补贴与地膜清理回收相挂钩,将未按时清理回收地膜的主体列入“黑名单”,实行台账式管理,五年内禁止申请或参与各类农牧业补贴项目;针对利用财政衔接、生态补偿、就业帮扶、村集体资金开发的公益性岗位,聘用人员享受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或承包他人土地使用地膜的,要求必须先行带头离田,限期内拒不执行的,予以解聘,原则上三年内禁止聘任公益性岗位;针对享受种粮一次性补贴、生产者补贴等政策性惠农补贴的农户,要求秋收后及时进行残膜离田工作,否则告知其影响次年资金发放和项目申请;针对散户,由村干部和驻村干部逐户上门发放告知单,督促及时清理回收。对行动不便的种植户,由乡镇主动协调机械,签订有偿代清协议,帮助其完成残膜离田工作。
信息来源:乌兰察布市农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