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肃州农村,放眼望去,黄灿灿的玉米、红彤彤的辣椒、绿油油的甜叶菊……到处是一派丰收的景象。曾经“地块块、矮埂埂、渠弯弯”的田地变为现在一亩亩土地平整、设施齐全的高标准农田,肃州区正阔步走上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大道。
肃州区委、区政府把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提出的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战略决策的有力抓手,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举措,高站位谋划部署,多层次联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推进有序。
近两年,肃州区共投资2.54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15万亩,涉及10个乡镇、21个行政村、3个农林场,主要实施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输配电、科技推广措施等建设内容。
⒈真抓实干 高标准农田破解发展困境
地处城郊的果园镇,蔬菜种植是全镇主要产业。蔬菜制种面积连续20年保持在1.3万亩以上,高原夏菜保持在1万亩左右。由于耕地碎片化问题突出,生产方式主要以农户分散种植为主,出现了“有产品无品牌、有产出效益低、有收益成本高”的情况,蔬菜种植没有形成规模。
为解决这一现状,果园镇投资3854.83万元实施了2.6万亩高标准农田整治项目,亩均投入1465元。“在高标准农田建成后,运用了滴管、水肥一体化等现代农业技术,不仅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还降低了农药化肥用量,逐步实现了集约化经营、机械化生产、品牌化销售。”果园镇党委副书记马玉龙说。
总寨镇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同样面临着土地碎片化和经营分散化的问题,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成了解开这个问题的“金钥匙”。“依托政策利好,我们充分挖掘土地资源优势,做足做活土地文章,积极探索农村综合改革的新路子。”总寨镇副镇长张海军说。
按照“产业发展到哪,农田整理项目就跟进到哪”的思路,总寨镇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吸引投资、集中流转、做大产业。至目前,整合项目资金、吸纳企业投资和群众筹资筹劳,共投资3196.4万元在西店村、三奇堡村、店闸村等整治高标准农田1.88万亩,配套建设渠、路、管道等基础设施,惠及25个村民小组、5800多人,形成了“地平整、田成方、林成网、路畅通、渠相连”的农村新景象。
下河清镇以企业为牵引、以资源为着力点,通过协调争取,在科技示范农场原有耕地3521亩的基础上,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并建成千亩优质叶菜示范种植基地。
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不仅为千亩优质叶菜示范种植基地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也为基地建设向长远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至目前,下河清镇叶菜种植面积已由去年的2000亩扩建至今年的4600亩,年产叶菜8000吨,年纯利润达500万元以上,初步形成了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的新格局。
2.以一带多 多措并举实现“高标准农田+”
经过几年的发展,肃州区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停留在平整土地、复耕荒地、连片碎地的层面,还与多项农村事业相结合,积累了“高标准农田+”的发展经验,在农业集约化、美丽乡村建设、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等方面成效显著,实现了现代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和机械化的发展目标。
肃州区通过集中连片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了碎地变整田、坡地变平地、劣地变沃土、分割变联通,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机械化发展、新技术推广应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创造了有利条件,保障了粮食安全,提升了农业竞争力,为农民增收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肃州区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土地增减、环境综合整治紧密结合。坚持以产业兴、农村美、农民富为目标,将自然形成的无序村落和单庄独户进行拆除复垦,把居民点前后占用耕地乱搭乱建的破棚破圈、柴草秸秆进行清理,并配套完善了基础设施,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此外,肃州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还与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相融合。通过实施土地平整、高效节水等工程,“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的高标准农田格局基本形成,涉农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及种粮大户流转土地的意愿和积极性高涨,催生了大田托管、灌溉托管、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
“跟合作社合作后,有人指导我们使用大型机械种植灌溉,种地比以前轻松了,收入也增加了,日子越过越红火。”总寨镇西店村6组村民刘世录说。
3.沃野千里 高标准农田能够走得更远
近年来,肃州区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农民增产增收、建设新农村、完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提供了保障。面对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存在的示范效应不够、产业融合度不高等问题,肃州区委、区政府抢抓机遇、精准施策,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真正惠及农民。
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肃州区立足产业基础和区域优势,主动招大引强,在戈壁农业、经作制种、高原夏菜、奶源饲草等产业方面主动出击,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有效推进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升了特色农业发展质量。
围绕市场需求,肃州区着力培育新兴业态,大力发展拱棚蜜瓜、戈壁西瓜、有机小杂粮、中药材、甜叶菊、高原水产等特色产业。着力发展休闲农业,落实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创建任务,加快推动农业与文化、旅游、科普等产业的深度融合,鼓励支持各乡镇挖掘乡村民俗、小作坊、土特产资源优势,借助乡村文化节等活动,促进一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今后,我们将积极借鉴‘三变’改革与戈壁农业发展、特色产业培育、美丽乡村建设融合互促的做法,按照‘扶大、扶强、扶优’的原则,加大对土地流转、设施农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促进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肃州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姚明悦)
下一篇:广西耕地质量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