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的极端高温天气,引发农业热害。7月26日,农业农村部和中国气象局首次联合发布一季稻高温热害风险预警。相关部门提醒,积极采取日灌夜排、流水灌溉等措施,及时喷施叶面肥,适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减轻高温危害。
农业生产具有高度不确定性,气象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与低温冻害、台风、暴雨等气象灾害相比,高温热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相对不那么显著,但仍然不容忽视。
按照农业部门的标准,连续3日最高气温超过38摄氏度,或日平均气温超过33摄氏度,可达到高温热害条件。高温热害下,农作物叶绿素失去活性,光合效率降低,器官组织受损,养分运输能力减退,产量与品质都会受到影响。水产养殖中,高温则易引发水质剧变,鱼病频发。
以一季稻种植为例,当前我国中稻生长已进入关键的孕穗抽穗期,对高温敏感性较强。此时若不强化田间水肥管理,高温天气极有可能影响水稻后期结实率,引发秋粮减产。此外,极端高温也会影响茶树长势,损伤果树根系,造成蔬菜日灼等生理性障碍。
当前,全省茶叶生产高峰期已过,早稻收割步入尾声,中稻刚刚进入抽穗期,高温天气带来的影响相对有限。其他农作物只要具备充足灌溉条件,也能安全度夏。但农业生产无小事,农业防灾减灾须臾不可松懈。它事关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供给,更关系着每一个农民的生计与生活。
极端天气,考验着农业现代化水平。农业战高温,需要硬件与软件、科技与机制等多方面协同发力。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高标准农田建设是重要抓手。近年来,各地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但略显粗放,简单的“小坵并大坵”是最普遍的做法。加大建设投入、因地制宜确定建设标准,完善水源、沟渠、机耕路等基建,是确保旱涝保收、提升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的应有之义。为此,应不断提高农业设施化水平,导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弱化气象因素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制约。
在软件方面,除了要强化科技服务,更要抓紧构建完备的农业生产风险分散机制,拓展灾后救济渠道。近年来,我省已针对枇杷等作物,推出了气象指数保险产品。对于低温冻害引发的减产,保险机构将予以理赔。一些省份则探索拓展相关险种覆盖面,将高温热害引发的农业灾害纳入气象指数保险理赔范围,让农户吃下了“定心丸”,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兜底保障作用。
一些绿色生态的农业科技亟待普及。譬如,清耕除草过去是果园主流管理模式。但实践表明,冬季种植豆科绿肥、夏季自然生草,对果园土壤温湿度具有显著调节作用。尤其在夏季高温期,林下覆草避免太阳直射地面,能够降低土温,减少高温对果树根系的伤害。同时,草本植物刈割翻压入土后,还能为土壤供应有机质,减少化肥用量。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频发。越是极端天气,越考验农业抗风险能力,越需要在现代化转型中走出农业“看天吃饭”的困境。
附件下载:
上一篇:建设数字乡村要把握好五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