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耕期间营口市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市、县两级农业农村部门统筹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确保春播面积稳定,各项田管措施到位,春耕生产所需农资运输畅通。截止5月31 日,全市春播工作已全面完成,较去年提前约4天,实现“不插六月秧”。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40.1万亩。其中,玉米播种72.01万亩;水稻播种61.91万亩;薯类播种2.11 万亩;大豆播种3.8万亩;杂粮播种0.27万亩。全市蔬菜计划春播面积7.1万亩,已完成8.55 万亩,完成率120.42%。其他作物计划春播面积 8.47 万亩,已完成 8.698 万亩,完成率102.69%。为确保春播工作顺利实施,市、县两级农业农村部门精心组织,破解难点堵点,通过畅通农资运输,调度农机具,协调劳动力等多项措施,确保春播工作顺利进行。
(一)提前谋划,超前部署。今年年初,制定并印发了《营口市农业农村局关于下达各县(市)区 2022 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的通知》、《2022年营口市大豆扩种方案》,将全年粮食生产任务分解至各县(市)区,并要求各县(市)区将粮食播种面积、大豆播种面积目标任务分解到乡、落实到村到户,坚决扛牢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切实做好粮食生产各项工作,确保完成下达的目标任务。3月初,省政府组织召开春耕生产视频会议后,及时将会议精神传达至各县(市)区,并印发《营口市春耕备耕工作指导意见》,对春耕生产工作进行部署,确保全市粮食和农业生产开好局、起好步。
(二)统筹疫情防控与春耕生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统筹疫情防控与春耕生产,市、县两级农业农村部门按照部署积极落实各项具体措施。全市春播实行日报制度,并形成工作专报上报市委、市政府。通过“腾讯会议”平台开展春播工作调度与部署。同时,组建市、县、乡春耕生产工作专班,党政领导亲自挂帅、分管负责同志靠前指挥,全力排除疫情影响,推进春播工作有序开展。根据农业部和国家卫健委联合制发的《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春季农业生产工作导则》,印发了全市《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春季农业生产工作实施细则》。各县(市)区根据本辖区内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落实分级分类防疫措施,确保实现备春耕生产“一户不落,一亩不荒,一天不误”的工作目标。针对受疫情影响,新生农场插秧劳动力短缺问题,市、县工作组及时联系周边乡镇,组织100 多名农民,实施“点对点”运送,保障新生农场插秧劳动力需求。
(三)保障农资供应质优量足。坚持疫情防控和备春耕生产两手抓、两不误,畅通农资运输渠道,保障农资供应储备和下摆,解决农资运输最后“一公里”问题。受疫情期间交通管制影响,部分农户所需化肥和除草剂等农用物资无法运输到田。市、县农业农村部门协调相关部门,在做好防疫的前提下,实行农资经销点--农户及地块“点对点”运输,确保农用物质到田到地。4 月6 日,在高速公路营大收费站开通了农产品和农用物资绿色通道,为农业物资保供车辆发放通行证143张,全力保障农资、农产品运输畅通。截止 5 月 31 日,累计通行保障车辆 687 台,货物运输量10225 吨。全市下摆种子3633 吨,农药680 吨,化肥15.1万吨,农膜4000吨,充分保障了春耕期间所需农用物资。
(四)合理调配农机作业。各县(市)区以各类农机合作社为依托,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开展机插作业会战,进行集中插秧,加快插秧进度,缩短插秧时间,提高春耕生产作业效率。全市拥有水稻插秧、耙地机具 3400 台以上,可满足 64 万亩水田耙地、机插作业,水稻机插率达 97%以上,装备水平和综合机械化水平居全省前列。全市投入水稻插秧机2000余台,完成培训各类农机操作人员1240 余人次,检修各类农机具约1.1万台套,全市跨区域作业插秧机具350 台左右。针对封闭管理和有需求的农户,积极组织开展代插、代管服务,确保在合适秧龄、最佳适插期完成水稻插秧。
(五)及时发布气象农事信息。加强与气象部门联合会商,及时发布雨情、墒情及农业生产技术等气象农事信息。5 月上中4旬,全市土壤墒情较弱,旱田作物播种、出苗较去年稍晚。为抢抓雨后有利时机,加快春播进程,印发了《关于抢抓降雨有利时机全面完成春播生产的紧急通知》。各县(市)区立足本辖区待播作物生育期、雨情、墒情等实际,指导落实肥水调控、病虫防治等关键技术措施,加快春播进度,提升苗情质量。由于信息发布及时,技术措施得当,目前水稻秧苗长势良好,病害发生率低于往年;雨后玉米等旱田作物出苗率大幅提高,当前长势良好。
(六)加强技术指导与服务。疫情期间,农业农村部门开通助农服务热线,共接到省、市、县各级助农热线反馈信息138条,其中省12316金农热线反馈29条、市级热线反馈74条、县级热线反馈 35 条,农民最关切的返乡受阻、农资受阻等问题得到及时妥善解决。通过营口新闻传媒中心全媒体助农惠农平台、95.1营口交通文艺广播定时播放等方式及时发布农产品、农资的供求信息累计120余条,通过线上、线下对接,有效地解决了农产品、农资的销售问题。各县(市)区也通过农技服务助力备春耕生产。通过线上授课形式,传播水稻种植专业技术;通过视频方式指导农户了解优良品种,掌握育苗技术和栽培技术,提前做好病虫害防治。
下一步,市、县农业农村部门将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与气象部门加强沟通会商,针对生育期及时发布农事气象信息,引导种植户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防控病虫害,提升苗情质量,把关键技术落实到位,打牢全年粮食丰收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