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出台十条措施稳定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一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做好土壤墒情、农田虫情、农田苗情以及灾情“四情”监测工作,启动“一带、十园、百片”粮食产业园区建设,全面完成粮食播面571万亩、产量229.2万吨任务。二是稳定生猪产能。建立生猪生产逆周期调控机制,定期向规模养殖场发布监测预警信息,抓好非洲猪瘟和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支持规模养殖场全面实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三是抓好“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突出抓好60万亩常年蔬菜基地建设,确保全年蔬菜产量稳定在600万吨,协调推进“菜篮子”产品进社区、进超市、进机关、进集贸市场、进集体食堂。四是促进休闲农业消费。发布农事体验、科普教育等农业实践基地榜单,分期分批设计推出100条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线路,引导市民下乡消费,拉动乡村经济发展。五是加快农业重大项目建设。深化落实专员专案服务制度,每季度向社会发布一批现代种业、数字农业、休闲农业等都市现代农业投资机会清单。六是促进返乡人员就业创业。组织开展返乡人员就业创业培训,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休闲旅游、民宿康养等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为返乡人员就近就业提供更多岗位。七是开展乡村建设行动。优先在粮食产业园区建设高标准农田,实行田、土、水、路、林、电、技、管、制综合配套,加快推动210个川西林盘保护修复项目实施。八是全面落实惠农政策。落实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中央财政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等政策,支持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鼓励低效果树苗木有序腾退恢复种粮,优化调整“农贷通”平台贷款贴息比例。九是加强农村生活困难群体帮扶。开展新一轮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将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整户识别认定为新增监测帮扶对象,组织有意愿有劳动力的监测户就近就业。十是构建联企助农服务机制。深化实施助企纾困行动,对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一对一”专员服务,编制涉农政策明白卡,将最新的种粮补贴政策、饲料农资价格、农机农技服务等信息传递到农业经营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