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农业参考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农业资讯> 正文

新疆伊宁:有个种子研学馆

日期:2022-04-12 作者:佚名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种子的世界里,种子是奇妙而神秘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看看种子的使命究竟是什么吧!”4月1日,记者刚走进位于伊宁市克伯克于孜乡尼勒克买里村的种子研学馆,就听到了关于种子的话题。

  这个以“种子的使命”为主题的种子研学馆是伊宁市首个种子研学馆。

  克伯克于孜乡党委书记汪新宇介绍,占地面积450平方米的尼勒克买里村种子研学馆由“文化润疆、种子精神”展示馆、中小学生科普教育基地、“三农”文化体验馆三部分组成。

  “古诗云:阳和扈蛰,品物皆春。而立春就是第一个节气。人们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预示着新的希望……”在“文化润疆、种子精神”展示馆,记者看到,馆里有关种子展示的第一篇章“在希望的田野上”从二十四节气展开。

  “除了介绍节气,我们还把和种子相关的一些历史记忆也放进了种子研学馆中。”汪新宇说,“比如,1952年的伊犁地区农林场就在目前这个种子研学馆的位置创建;1958年改制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良种繁育中心;2015年该良种繁育中心划转至伊宁市;2018年12月,国有农牧场改制,伊宁市良种繁育中心改建为尼勒克买里村并划转至伊宁市克伯克于孜乡。”

  透过种子研学馆这段定格的历史记忆,记者看到了原伊犁州良种繁育中心的农工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有限的物资,发明了各式农具,采用古朴的农耕方式进行田间劳作,并进行农业科学研究,培育优质种子,帮助伊犁农民增产增收,造福一方百姓的故事。

  “除了种子和历史记忆,参观者还可以在种子研学馆接受红色主题教育。”汪新宇说。

  在种子研学馆展示的第二篇章“小荷才露尖尖角”中,记者通过视频,看到了播撒到土壤中的一粒粒种子靠吸收水分氧气、阳光后,用力顶开土壤,长出萌芽的全过程。

  “这是一个看似简单但又不轻松的过程,它凸显了小种子大力量这个主题,启发来此参观的人,面对困难时,要有顽强不屈的勇气,坚韧不拔的精神。”汪新宇说。

  在第三篇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中,记者看到了植物展叶的所有过程,以及在展叶的过程中,种子如何生长出根、茎、叶这些器官。

  稻花香里说丰年。正如诗中描写的,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生长轨迹,有的开花、有的不开花,开花植物的花期也是各不相同。在第三篇章后,还有“可爱深红爱浅红”和“喜看稻菽千重浪”两个篇章。

  在种子研学馆的种子基因库,有35种不同形状、外观、颜色的本地种子分别被摆放在展示架上。

  “这些种子都是本地研发的种子。”汪新宇说。

  为让参观者能记住在种子研学馆中学到的知识,种子研学馆内还设置了DIY区域。

  “DIY区域内所有的作品,都是前来研学的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的,通过亲身参与,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动手能力都得到了提升。”伊宁市教育局驻尼勒克买里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张洋说。

  张洋介绍,种子研学馆通过投影视听手段和手工DIY,充分展示种子从萌芽到成熟的全过程,让来访者和研学者在浏览、参观过程中,对新疆本地的各类植物种子有了直观的认知。

  汪新宇告诉记者,下一步,种子研学馆还将规划出一片小菜园,为前来参观的群众提供种植服务,大家还可以在这里种植自己喜欢的植物。

  


原文链接:http://nynct.xinjiang.gov.cn/nynct/dzdt/202204/0eb0562f51824144ab61bffe9cb3a72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业参考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业参考网 nyckw.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