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组织领导“专”。全面构建“1+5+15”组织体系,成立区委书记、区长亲自挂帅的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现场指导、政策宣传、技术服务、工作督导”五个工作专班,落实区级领导,成立15乡镇(街道)前线指挥部,每周深入个乡镇(街道)、村组督导粮食生产工作。截至目前,各区级领导深入乡镇(街道)开展督导30余次,收集粮食生产意见建议150余个。
(2)宣传发动“广”。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横幅标语、院坝会、“一封信”和“倡议书”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加强政策宣传和引导,促进农民群众早谋划、早准备、早安排、早落实。截至目前,全区共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横幅标语100余幅,发出“一封信”“倡议书”1万余份,召开村组院坝会400余次,推送微信公众消息2期,召开专题讲座3期。
(3)安排部署“早”。围绕粮食安全发展战略,提前制定粮油种植生产计划,对2022年的粮食生产、撂荒土地治理、“非粮化”治理等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规划大春粮食播面48.43万亩,其中水稻面积18.9万亩、玉米9.45万亩、大豆4.95万亩;撂荒土地治理0.65万亩;腾退低效林0.1万亩。落实水稻集中育秧苗床整备200余亩,完成早春蔬菜育苗1000余亩,治理撂荒地1100余亩。
(4)技术服务“精”。建立区级农技人员“包乡指导、蹲点服务”工作制度,派出117名农技术人员深入乡村组和田间地头,指导种植户做好春耕生产,切实做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让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截至目前,全区共开展技术服务180余次,召开春耕生产、大豆玉米复合带状种植等各类技术培训11次。
(5)物资储备“足”。区农业农村、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部门积极配合,全力以赴做好种子、化肥、农药等春耕生产物资的运输保障工作,督促各乡镇(街道)加强春季农业生产物资需求对接,确保农业生产物资总体上供应充足有保障。截至目前,全区已储备两杂种子330吨、化肥2.4万吨、农药47吨、农膜1210吨,充足保障春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