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农业参考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农业动态> 正文

湖北省中药材品种鉴定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湖北省优势中药材品种鉴定标准制定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日期:2021-12-23 作者:佚名 来源:湖北省农业农村厅

  2021年12月19日,由湖北省种子协会主办、武汉理工大学协办的“湖北省中药材品种鉴定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湖北省优势中药材品种鉴定标准制定学术研讨会”在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学院(以下简称化生学院)顺利召开。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总农艺师李顺清、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陈士林所长、省农业农村厅种业处彭传华处长、省种子管理局品种管理科王新刚科长、化生学院王利荣书记、化生学院谢智中副院长、来自省内11个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专家出席会议。

  

  

  化生学院王利荣书记代表单位对全体领导、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对湖北省中药材品种鉴定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的成立表示祝贺,对专委会工作表示支持。王书记讲到,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和瑰宝,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健康中国意义重大,学院会全力支持老师和科研团队开展科技攻关与技术创新,助力中医药产业发展。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专委会首席科学家陈士林教授在致辞中谈到,专委会的成立适应了国家将中医中药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需求,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优良品种是中药材产业发展的芯片,湖北省能率先推动中药材新品种鉴定工作,是非常好的战略,为湖北省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打下非常好的基础,也在全国树立了很好的样板。

  

  湖北省种子协会昌华敏会长为各位委员颁发聘书。

  

  

  在学术研讨环节,湖北中医药大学胡志刚教授汇报湖北省中药材新品种鉴定概况和规划思路;专委会秘书长、武汉理工大学刘霞副教授就湖北省中药材新品种鉴定管理办法进行了说明;湖北中医药大学刘义飞教授介绍了新品种选育的方法与实践;湖北康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彭绪冰总经理介绍了新品种培育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随后,参会专家针对湖北省优势中药材品种鉴定标准展开了充分的研讨,专家们高站位、深思考,集思广益,围绕全省中药材绿色发展,分工起草与制定湖北省优势中药材品种鉴定标准,为湖北省中药材新品种鉴定提供专业的指导服务。

  

  

  会议最后,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李顺清总农艺师发表讲话,祝贺湖北省中药材品种鉴定专家委员会的成立,认为会议的召开非常有必要有意义,要抓住中医药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促进湖北省中药材新品种的培育与鉴定工作。一是重塑历史辉煌,重回中药材发展的主赛道。湖北省中药材基础条件好,历史悠久,药用资源、药用植物丰富。二是加快补齐短板弱项,奋力打造中药材发展的领跑者。解决制约发展的种子管理、质量、产业化三大问题,建立中药材研发中心,聚集人才、科研力量。三是打好中药材发展的组合拳,培育湖北省中药材单品冠军。发挥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协会等的力量,做好品牌、品质、品种和标准化生产,为单项技术突破和单项品种使用打下基础。

  湖北省中药材品种鉴定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湖北省优势中药材品种鉴定标准制定学术研讨会为湖北省种业发展、中药材品源鉴定、新品种中药材的选育,提供了很好的学术交流平台,为湖北省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李顺清总农艺师讲话

  

  一、重塑历史辉煌,重回中药材发展的主赛道。湖北省中药材基础条件好,历史悠久,药用资源、药用植物丰富。

  1.从历史来说,我们省的中药材是我们国家或者世界中药发展的发源地之一。神农尝百草,本草纲目,这是在中药上最著名的,湖北省的中药材,曾经是中央的中药发展重点,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所以我们的中医药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

  2.从基础来讲,我们省现在的发展基础非常之好。湖北省中药资源接近4000种,其中药用植物就是3380左右,还包括一些药用动物、矿物等等,中药材种类和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基础非常好,现有大别山、武陵山、秦巴山、幕阜山、神农架、江汉平原等六大产区,有些是道地产区,有些是传统的大中型产区,这是我们整个产业链产业的发展,应该说肯定有基础,既有过去的道地性的、传统的、优势的、特色的药用品种体系,也有药食同源相结合的推广发展的一些基础,种植面积很大。湖北省商业厅前段时间推广十大楚菜,如果能选一个药食同源的菜谱,有利于整个中药材的发展。

  3.从现实条件来说,中央对中药产业非常关心,习近平总书记4月份特别到河南去考察艾叶产业发展。湖北省委省政府建设十大产业链,把过去的道地药材产业链改成了中药材产业链,道地药材产业链可能侧重于药品使用,中药材产业链需要药用食用相结合,为中药材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加快补齐短板弱项,奋力打造中药材发展的领跑者。解决制约发展的种子管理、质量、产业化三大问题,建立中药材研发中心,聚集人才、科研力量。

  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对中药材也是如此。中药材发展存在三个短板,一是种子管理,二是质量问题,三是产业化问题。从品种来讲,种质资源管理是核心。要挖掘优质资源,品种的发展,是产业发展的命根子,也是基础。要加强对野生资源的保护,如对五峰天麻进行原产地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争取话语权。中药材的标准,包括生物学形态标准、生理生化指标标准、药理药性标准等方面,这也是中药材的核心竞争力。二是质量问题,要推进标准化和机制建设,研究药理药性支撑道地性、产业化发展。三是产业化问题,要解决好加工、生产、流通三个环节。要建好三个体系:种质资源圃库、种源库和良种繁育基地,中药材数据库,研发中心。

  三、打好中药材发展的组合拳,培育湖北省中药材单品冠军。发挥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协会等的力量,做好品牌、品质、品种和标准化生产,为单项技术突破和单项品种使用打下基础。

  发挥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协会、生产经营主体的作用。政府职能部门要把产业政策、规划和措施理清;企业负责调动资源;科研院所多开展前瞻性研究,并把科研成果和企业进行对接。协会要发动社会力量,组织好专家开展中药材新品种鉴定工作。中药材的三品一标,包括品种的选育和储备、品牌和品质的提升、形成规模和规范的标准化生产,为单品技术突破和使用打下基础。如黄连品种,我们要擦亮品牌,进行品质提升。

  中药材的发展在我们十大产业链中,可能与其他的产业链有相似的地方,但具有独特性,比如在大健康产业方面,前景还是无限的,与每个人的关联度都很高,是永远的朝阳产业,必须夯实基础,把工作做精做细,缩小与其他先进省份的差距,也可以通过单品来超越。广东的陈皮,一个产业超400亿,我们要把综合优势集中起来,发挥凝聚作用,吸纳专家建设,共同推进湖北省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原文链接:http://nyt.hubei.gov.cn/bmdt/yw/ywdt/tzyglc/202112/t20211222_392692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业参考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业参考网 nyckw.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