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农业参考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最新时政> 正文

产业化利用让水稻秸秆成了“香饽饽”

日期:2021-11-09 作者:佚名 来源: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

  时下,正是宣州区水稻丰收的黄金季节,田埂旁堆满了水稻秸秆,过去秸秆都是在田间就地焚烧了,自2015年秸秆禁烧的实施,为保护大气环境,国家提倡农作物秸秆燃料化、肥料化、产业化利用,以实现秸秆由废品向商品的转变。秸秆浑身都是宝,产业化利用带来的收益也使水稻秸秆成了“香饽饽”。 

  今年宣州区寒亭镇农户吴海兵,充分考察了当前秸秆市场前景,看到了秸秆产业化利用一条新的商机,在之前收储中心对秸秆打捆、收储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秸秆柔丝加工项目的资金投入。自去年9月份开始,吴海兵通过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在政府帮助下建立了2000平米秸秆收储中心,该中心收储能力达到3000吨以上,购置了秸秆打捆机、地磅等设备,有效的保障了周边农户秸秆打捆、转运难题,同时增加了秸秆的销售收入。为进一步提高秸秆销售效益,吴海兵充分利用紧靠苏浙沪的地域优势和市场需求,依托寒亭、文昌粮食集中产区秸秆原料优势,开展了秸秆柔丝项目的实施,在购置、调试和安装设备以后,目前该项目已经开始正常投入生产了。它主要是用来提供柔丝牧草和矿山修复草纤维,在整个加工过程中使用了粉尘分离技术确保无污染,专业机器在破碎、截取水稻秸秆约3-5cm长度后,再进行包装打捆出售,预计年可利用约6万亩的水稻秸秆1.5万吨,年产值将达到1000万左右,利润约100万元,带动当地农民增收300万元。

  “今年秸秆揉丝项目的投产非常成功,感谢民生工程给我带来的政策福利,让我获得了经济收益也为建设绿色家乡贡献了自己一份力量,我会向更多的农民们宣传秸秆利用政策,带动周边农户加入到秸秆利用的队伍中来。”吴海兵激动的说。水稻秸秆的综合利用,进一步提高了农作物秸秆产业化水平,大大提升了秸秆离田利用的效率,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又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既提升了村容村貌,也推动了现代农业绿色循环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原文链接:http://www.moa.gov.cn/xw/qg/202111/t20211108_6381634.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业参考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业参考网 nyckw.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