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农业参考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生态农业> 正文

关于印发《2021年湖北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工作方案》的通知

日期:2021-05-25 作者:佚名 来源:湖北省农业农村厅

  各有关市、县(区)植保站(局):

  2021年,不仅仅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年。按照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要求,围绕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总方针,我省将大力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继续推进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积极推进全国绿色防控示范县创建,认真做好农作物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试点。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坚持绿色兴农、质量兴农、效益优先,以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以作物为主线,着眼全生育期病虫害防控技术集成与应用,促进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和机制创新,辐射带动绿色防控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助力农药减量控害,实现病虫害可持续治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现将《2021年湖北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有关单位按方案要求认真组织落实。其它县(市、区)可参照此方案,结合当地农业产业实际,选择粮食作物或优势特色经济作物,组织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工作。

  

  附件:2021年湖北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工作方案

  

  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办公室

  2021年4月29日

  

  附件

  2021年湖北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农业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推进农药减量增效,实现农作物病虫害可持续治理,我省将继续以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开展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集成绿色防控技术模式,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在已有技术储备和沟通协调的基础上,结合各地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以推进绿色发展为引领,以创建全国绿色防控示范县建设为契机,以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全面深化“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积极保护利用自然天敌,大力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生态调控等非化学防治技术。努力提高绿色防控覆盖率,持续突出优势产业、核心产区、知名品牌,开展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示范,集成绿色防控技术模式,推进农药减量增效工作,实现病虫害可持续治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任务

  (一)强化绿色防控理念。

  贯彻《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宣传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知识,推进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智能化、专业化、绿色化。

  (二)提升绿色防控覆盖率。

  粮食作物项目县(市)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40%以上,经济作物项目县(市)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60%以上。项目区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30%,农产品质量达国家质量安全标准。病虫害综合防控效果达到80%以上,粮食作物病虫为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经济作物病虫为害损失率控制在8%以下。

  (三)提高绿色防控技术水平。

  重点推广健康栽培、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理化诱控、蜜蜂授粉等化学农药替代和促增产技术。打造一批绿色防控技术展示区,引领带动全省推广应用。推行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提高绿色防控组织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

  (四)集成绿色防控技术模式。

  充分利用“双减”重大专项成果,发挥植保科技创新联盟的优势,综合采用农业防治、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生态调控和科学用药等技术措施,分区域、分作物集成组装绿色防控技术模式。

  三、实施地点和规模

  2021年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工作将以粮食作物和优势特色经济作物为基础,以省级绿色防控示范区提档升级为重点,以创建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为目标全力推进。

  (一)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

  10个,具体为石首市、蕲春县、通城县、夷陵区、枝江市、英山县、宜城市、安陆市、秭归县、宜都市。要求以上报作物为重点,全域推进病虫害绿色防控,大宗作物、特色作物、品牌基地全覆盖,每县市核心示范面积不少于1万亩,辐射面积不少于5万亩。

  (二)省级绿色防控示范区。

  106个,其中水稻29个,小麦13个、玉米8个、马铃薯6个、油菜6个、茶叶14个、柑桔10个、蔬菜11个、食用菌2个、中药材3个、花生2个、红薯2个。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示范区每县核心示范面积不少于2000亩,辐射面积2-10万亩;经济作物每县核心示范面积不少于500亩,辐射面积1-5万亩。

  水稻29个:当阳市、沙洋县、龙感湖管理区、荆州区、鄂州市、潜江市、监利市、大冶市、武穴市、襄州区、枣阳市、利川市、随县、京山市、枝江市、公安县、石首市、松滋市、仙桃市、洪湖市、应城市、汉川市、黄梅县、蕲春县、天门市、通城县、蔡甸区、崇阳县、团风县;

  小麦13个:枣阳市、襄州区、南漳县、宜城市、老河口市、谷城县、随县、广水市、沙洋县、钟祥市、郧阳区、房县、郧西县;

  玉米8个:襄州区、枣阳市、老河口市、建始县、咸丰县、利川市、房县、竹山县;

  马铃薯6个:恩施市、襄州区、云梦县、宣恩县、鹤峰县、巴东县;

  油菜6个:咸安区、武穴市、沙洋县、当阳市、大冶市、孝南区;

  蔬菜11个:嘉鱼县、云梦县、黄陂区、蔡甸区、长阳县、阳新县、黄州区、郧阳区、大冶市、利川市、兴山县;

  柑橘10个:宜都市、秭归县、枝江市、当阳市、长阳县、松滋市、丹江口市、巴东县、通山县、夷陵区;

  茶叶14个:英山县、五峰县、咸丰县、神农架、武当山、赤壁市、咸安区、竹溪县、竹山县、远安县、宣恩县、保康县、大悟县、孝昌县;

  中药材3个:罗田县、蕲春县、来凤县;

  食用菌2个:随县、远安县;

  花生2个:红安县、麻城市;

  红薯2个:鄂州市、郧阳区。

  四、重点示范技术

  各地要根据当地主栽作物、栽培技术、主要产业,结合当地重大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研发进展等情况,以下述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要点为核心,制订具体的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

  (一)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一是生态防控措施。选用抗性品种,推广应用健身栽培技术、种子消毒与带药移栽预防病虫害技术和耕沤灭螟、生态调控技术,重点推广田边种植香根草、茭白等诱集植物控制螟害技术,酸性氧化电解水和氨基寡糖素浸种技术。二是诱杀技术。选用专用性诱剂诱杀水稻螟虫和稻纵卷叶螟。还可在各代次稻纵卷叶螟始蛾期集中连片使用稻纵卷叶螟生物食诱剂,通过群集诱杀雌雄成虫来控制害虫基数。选用持效期1个月以上的挥散芯和倒漏斗诱捕器,平均每亩放置1个,放置高度以水稻分蘖期距地面50cm、穗期高于植株顶端10cm为宜。三是生物药剂防治技术。防治螟虫选用苏云金杆菌、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短稳杆菌、甘蓝夜蛾NPV、印楝素等,防治稻飞虱选用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球孢白僵菌、苦参碱,于卵孵化始盛期施用。防治稻瘟病采用井冈·蜡芽菌、枯草芽孢杆菌、多抗霉素或春雷霉素;预防稻曲病采用井冈·蜡芽菌、井冈霉素A、申嗪霉素、蛇床子素,并可兼治纹枯病,与芸薹素内酯或碧护混用,可提高防病效果;预防病毒病选用宁南霉素。四是推广应用稻鸭共育技术,防治纹枯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福寿螺和杂草等病虫草害。五是推广带药移栽控害技术。秧苗移栽前3天左右施药,带药移栽,早稻预防螟虫和稻瘟病,单季稻和晚稻预防稻瘟病、稻蓟马、螟虫和稻飞虱及其传播的病毒病。六是释放赤眼蜂技术。于二化螟越冬代蛾高峰期和稻纵卷叶螟迁入代蛾高峰期开始释放稻螟赤眼蜂,每代放蜂2~3次,间隔3~5天,每次放蜂10000头/亩。七是科学合理使用高效低毒化学药剂,应用精准施药技术。

  (二)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一是农业防治技术。主要推广抗条锈病、赤霉病品种,精细整地,深耕深埋秸秆,降低病源基数;提倡适期晚播,减轻苗期发病。二是药剂拌种技术,条锈病用三唑酮、戊唑醇等种衣剂包衣或拌种,全蚀病采取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或硅噻菌胺(全蚀净)悬浮剂包衣或拌种,地下害虫选用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辛硫磷或毒死蜱拌种。三是加强秋冬苗病情监测。在条锈菌冬繁区,加强病情监测,对早发病田及时进行药剂防治,采取“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的防控策略,选用枯草芽孢杆菌、三唑类杀菌剂或氟环唑喷雾防治,及时控制发病中心。四是加强春季病虫防控。在小麦返青-拔节期,要注意选择戊唑醇、氟环唑、烯唑醇、咪鲜胺等药剂控制小麦条锈病发生蔓延。在抽穗扬花期,条锈病、赤霉病发病较轻可选择多粘类芽孢杆菌或枯草芽孢杆菌、呻嗪霉素、四霉素等生物农药进行防控,发生较重宜选用丙唑·戊唑醇、咪鲜胺·戊唑醇、氰烯·戊唑醇等药剂进行防控。五是推广植物免疫诱抗技术,在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喷施海岛素、芸薹素内酯、碧护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增强植株的抗病和抗逆能力。六是科学合理使用高效低毒化学药剂。

  (三)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一是农业防治技术。推广抗耐病虫品种,合理密植,科学水肥管理;推广秸秆粉碎还田,降低病虫源基数。二是因地制宜推广种子处理技术,预防控制地下害虫、蓟马、蚜虫、灰飞虱、甜菜夜蛾和草地贪夜蛾等苗期虫害以及根腐病、茎腐病等土传病害;三是害虫诱杀技术。综合利用灯诱、性诱、食诱、生物农药、人工释放天敌等技术控制草地贪夜蛾、玉米螟、粘虫、棉铃虫等多种鳞翅目害虫;在成虫发生期使用诱虫灯、食诱剂、性诱剂进行防控;成虫产卵期释放赤眼蜂灭卵;幼虫期优先选用苏云金杆菌、球孢白僵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金龟子绿僵菌等生物农药。四是病害防治技术。推广选用枯草芽孢杆菌、24%井冈霉素A防治纹枯病和大、小斑病。五是科学合理使用高效低毒化学药剂。

  (四)油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一是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开沟排水,降低田间土壤湿度,抑制土壤浅表层的菌核以菌丝形式萌发;加强杂草管理,阻断菌核病通过杂草蔓延;免耕和秸秆还田会增加田间菌核基数,在条件适宜的地区建议进行水旱轮作或深耕。二是生物防治。结合播种施用生物防治菌(如盾壳霉或木霉菌等)腐烂土壤中的菌核,降低田间菌核数量。菌核病发生初期,采用盾壳霉、木霉菌或地衣芽孢杆菌防治,间隔7-10天,交替使用,连续防治2-3次。三是化学防治。始花期重点保护油菜茎基部,盛花期阻断花瓣接触侵染。可选用咪鲜胺、菌核净和多菌灵等乳剂或水剂为主的药剂适时防控,注意轮换用药以避免出现抗药菌株。四是加强统防统治。在油菜盛花期加强利用植保高效施药器械进行统防统治,将油菜菌核病重发的风险降至最低。同时注意花期施药避免对授粉昆虫的不良影响,在蜜蜂出箱前和入箱后喷药,严格按照规定剂量和浓度科学施用农药,提高油菜生产质量。

  (五)马铃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一是选用抗病种薯和优质脱毒种薯适期播种,针对气传、土传、种传病害和储藏期病害以及地上、地下害虫,推广切刀消毒和种薯处理技术,有条件地区推广小整薯技术。二是合理轮作间作,加强水肥管理。三是诱杀技术,利用灯诱、性诱和食诱等技术防治马铃薯地下害虫和蚜虫、蓟马等。三是及时监测预警病虫害发生期,优先采用苦参碱、除虫菊、枯草芽孢杆菌、寡雄腐霉、丁子香酚等生物农药和植物源农药进行防控。四是科学合理使用高效低毒化学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推荐适时喷施代森锰锌进行保护,喷施烯酰吗啉、霜霉威制剂进行防治。

  (六)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一是农业防治技术。选用抗性品种,培育无病无虫壮苗,清洁田园,清除病残体,整枝打叉、摘除病老叶,合理施肥,调酸补钙、施用有机肥。二是采用翻耕土壤、覆膜进行太阳能消毒以及生防菌剂处理土壤防治土传病害。三是害虫诱杀技术。使用杀虫灯诱蛾、黄(蓝)板诱虫等诱杀技术。使用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害虫专用性诱剂诱杀技术。四是生物防治技术。推广短稳杆菌、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球孢白僵菌、天然除虫菊、鱼藤酮、BT和NPV等生物制剂防治蔬菜害虫,宁南霉素防治病毒病技术,乙基多杀菌素(艾绿士)防治小菜蛾、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昆虫病原线虫、寡雄腐霉、天然除虫菊素、蛇床子素等药剂防治病虫害。五是利用捕食螨、丽蚜小蜂、小花蝽等天敌昆虫防治粉虱、蓟马等。六是推广应用氨基寡糖素、芸薹素内酯等具有提高抗病、抗逆和增产效果的免疫诱导剂和生长调节剂。七是科学合理使用高效低毒化学药剂,应用精准施药技术。

  (七)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一是农业防治技术。通过修剪、分批采摘控制病虫,实行翻耕除草,合理施肥,科学肥水管理,增强树势和抗病虫能力。二是推广生草栽培,采用茶园四周种植万寿菊、芝麻、三叶草等蜜源植物,道旁种植桂花、樟树、桃、李等观赏植物,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物群落多样性。三是保护和利用捕食性天敌,利用捕食螨、有益微生物、植物源农药防治害虫。四是推广灯光诱杀、黄板诱杀和性诱剂诱杀技术。五是生物防治技术。推广应用核型多角体病毒、Bt制剂、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短稳杆菌、茶核·苏云菌、乙基多杀菌素等生物农药和苦参碱、印楝素、藜芦碱、苦皮藤素、除虫菊素等植物源的成熟产品及相应技术防控茶园害虫(仅供茶叶为国内销售的茶园使用参考)。六是推广应用氨基寡糖素、芸薹素内酯等具有提高抗病、抗逆和增产效果的免疫诱导剂和生长调节剂。推广释放松毛虫赤眼蜂寄生茶尺蠖卵和周氏啮小蜂寄生茶尺蠖蛹技术。七是精准施药控害技术。对非有机茶园,在后期病虫害仍然无法控制时,由专业化服务组织实施精准施药。

  (八)柑桔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一是农业防治。加强间伐和修剪,科学肥水管理,增强桔树长势和提高抗病虫能力。二是保护利用天敌。实行桔园生草栽培,桔园适度留草或周边种植蓖麻、丝瓜等,或人工种草,草种有黑麦草、三叶草、紫花苜蓿、百喜草等,给天敌提供良好生存环境。三是推广人工释放胡瓜钝绥螨控制柑桔害螨的技术。四是诱杀技术。推广应用“果瑞特”食物诱杀剂为代表的柑橘大实蝇防控技术。使用频振式杀虫灯、太阳能杀虫灯诱杀金龟子、卷叶蛾、吸果夜蛾等害虫。使用黄板诱杀黑刺粉虱、柑桔粉虱、蚜虫等害虫。五是落果处理。9-11月,在柑橘大实蝇发生区捡拾地面落果和树冠上未熟先黄的虫果,就地装入专用塑料袋密封处理,或统一深埋。六是越冬清园,萌芽前选用窄幅高精度农用矿物油或石硫合剂防治越冬病虫害。七是科学合理使用高效低毒化学药剂。

  (九)中药材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一是科学选择种植基地,采用林间间作套种,保持药材原有的生态环境和质量品相。二是采用轮作换茬,施用有机肥,合理灌溉,科学开展清园和土壤深耕,减轻土传病害为害。三是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推广使用BT、NPV、短稳杆菌、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球孢白僵菌、海岛素等生物制剂。四是推广灯光诱杀、黄板诱杀、避虫膜、防虫网等防治害虫。五是科学合理使用高效低毒化学药剂。

  (十)食用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一是把好菌种质量关,及时进行菌种复壮。二是搞好环境卫生,做好培养料的处理,定期消毒灭菌。三是改善环境因子,使其适合食用菌的生长而不利病虫杂菌的繁殖生长。四是利用害虫的趋性进行灯光诱杀、食物饵料诱杀、黄板诱杀和性诱剂诱杀。五是科学合理使用高效低毒化学药剂。

  (十一)花生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一是选用抗病品种,实施健身栽培。二是诱杀技术,悬挂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等措施来诱杀成虫。三是采用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防治。四是科学合理使用高效低毒化学药剂。

  (十二)红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一是选用抗病品种,实施健身栽培。二是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平衡施肥、合理排灌、清洁田园、深耕灭蛹。三是物理防治技术。使用太阳能杀虫灯诱杀夜蛾成虫,降低卵量。四是生物防治技术。在低龄幼虫期选用BT、短稳杆菌、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球孢白僵菌等药剂防治。五是科学合理使用高效低毒化学农药。

  五、示范内容

  (一)推进病虫绿色防控。

  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通过选用健康栽培、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生态调控,以及环境友好型的高效低风险农药等绿色防控措施,集成示范绿色防控技术,举办农民田间学校、组织现场观摩和专题培训,稳步提高绿色防控覆盖率。

  (二)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

  加强专业化统防统治队伍建设的服务与管理职能,及时更新配备新型高效施药器械,不断提升从业人员植保专业知识及作业水平能力,逐步健全安全生产及诚信经营管理规范,创新方式方法加快推进新型机械、高效低风险药剂和精准施药技术应用,不断提升病虫防治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推进农企合作共建。

  引导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资生产企业合作,集聚资源,共建融合示范基地,联合开展技术集成、产品直供、指导服务、示范推广活动,加快高效低风险农药、高效节药植保机械、绿色防控产品推广应用进程。

  (四)推进农药减量控害。

  按照“控、替、精、统”技术路径,将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技术有机融合,集成示范以生态区域为单元、作物为主线的全程农药减量控害技术模式,推进病虫综合治理,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负责示范基地管理、协调和指导工作;制订实施方案,保证工作的顺利有效实施。

  (二)强化资金支持。

  整合相关农业项目资金,同时积极争取地方财政专项。多渠道争取示范资金投入,加大扶持力度,确保示范区各项绿色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三)强化宣传培训。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大力宣传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示范好的经验、措施、典型及成效,努力营造社会各界关注、百姓主动运用的良好氛围。

  (四)加强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

  依托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利用已取得的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经验,在示范区统一开展绿色防控和实施植保飞防施药防治,有效提高病虫防控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

  (五)加强督办检查。

  在防控关键时期巡回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措施、技术措施落到实处。

  (六)强化农企对接。

  引导农业生产企业、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与农资企业对接与合作,联合开展技术集成、产品直供、技术指导、示范推广活动,加快绿色防控新技术、新产品及高效节药植保机械推广应用进程。

  七、工作进度

  (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4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与合作社签订绿色防控责任书。

  (二)制定工作方案:4月下旬。

  (三)技术宣传培训:4-11月,防控关键时期,及时通过电视预报、病虫情报、网络平台、手机短信、明白纸等形式宣传防控技术。

  (四)植保技术措施:4-11月,严密监测病虫发生动态,及时发布病虫预报。4-11月,采取相应的主推防控措施,防治病虫为害。9-11月,清园处理。

  (五)检查验收:5-11月,组织相关单位和技术人员对示范结果开展检查验收,对示范效果进行科学评估。

  (六)总结:12月完成技术工作总结。

  八、材料报送

  (一)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5月10日之前报送绿色防控全域推进实施方案及2021年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计划表。省级绿色防控示范区报送2021年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计划表,由地市州收齐后5月20之前统一上报。

  (二)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及省级绿色防控示范区报送全年工作总结,由地市州收齐后12月15日之前统一上报。

  (三)联系人:万利,王幼跻;电话:027—87387161;邮箱:hbfangzhike@163.com。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原文链接:http://nyt.hubei.gov.cn/bmdt/yw/zbzh/202105/t20210508_3523124.s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业参考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业参考网 nyckw.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