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身心做秋日“SPA”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关海芳 实习生 黄海宁
秋季是丰收季,农村里农活增多。农村老年人在劳作过程中,容易出现劳累的情况,症状和一些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征兆相似。如何区分正常的劳累和心脑血管疾病发作前的危险征兆?出现什么情况必须立即停止劳作并求救?
桂林市灵川县公平乡和平村卫生室村医秦小芳提醒,农村老年人干农活如果感觉疲倦劳累,要注意判断。一是看缓解情况,休息后是否快速恢复。如是正常劳累,休息1—2小时或睡一晚后,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会明显减轻,再次活动时体力可逐步恢复;危险征兆则是休息后不适仍持续,甚至加重。比如原本休息后能缓解的胸闷,在休息半小时仍未好转,或反而出现胸痛,都需高度警惕。
二是看伴随的具体症状。正常劳累只有肌肉酸痛,全身乏力,无其他异常,若伴随胸痛尤其胸骨后压榨样痛,胸闷、心慌、气短,甚至出汗、恶心,或者头晕(天旋地转感,非普通头昏),一侧肢体麻木或者无力(如拿农具时突然掉了),说话含糊,想喊人却咬字不清,视物模糊,莫名的牙痛,肩背痛但又无明显劳累诱因,或按压有凹陷,休息后不消退下肢水肿等,很有可能是心脑血管疾病信号,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三是看发作场景,是否异常触发。正常劳累,多在持续干重活,如收割、搬运后出现;如果是危险征兆,可能在较小活动,如走路、弯腰时突然发作,或安静休息时莫名出现,甚至夜间睡觉时被憋醒,与劳累程度不匹配。
秦小芳提醒,若出现上述危险征兆,尤其是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的人群,需立即停止农活,适当休息,必要时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救治。
下一篇:龙脊梯田 初披“金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