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农业参考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农业资讯> 正文

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就近就业“顾家增收”

日期:2025-09-22 作者:佚名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乡村要振兴,产业须先行。今年以来,江南区加快推进良田、良种、良技融合发展,持续推动农业产业项目建设投产,带动越来越多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蹚出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径。

  在江南区江西镇嘉穗种业科研基地,一片片青翠的稻田里,村民们挽起裤腿进行田间管理。水稻间插着不少白色标签,据了解,基地里的水稻田和普通稻田可不一样。

  

  

  

  

  嘉穗种业科研基地的稻田郁郁葱葱,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江南区江西镇供图)

  

  “这些都是公司的水稻良种,我们与区内外多家科研院所共建合作机制,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支持,培育、扩繁、推广优良水稻、玉米种子。目前,公司拥有水稻、玉米技术成果达30余项,拥有实用型种子加工类发明专利5项,参与完成的‘水稻遗传资源的创制保护和研究利用’项目获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广西嘉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彩莉说。

  一粒小小的种子,一头连着国家战略,一头连着百姓生活。

  该基地2019年开始在江西镇租地种植。今年基地种植水稻约150亩,主要用于水稻种子实验,累计投资约300万元。二期计划建设种子加工厂厂房,用地约2亩,计划总投资约1000万元。基地建设将吸收周边更多劳动力就业,持续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江西镇锦江村根竹坡村民刘大姐说:“这里有活我们就来干,一天能有130元收入,主要干插秧、灌溉、施肥、护苗、防病虫害等。自从有了这个基地,我们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目前,该企业服务农田种植规模累计超50万亩,托管种植规模18万亩,以“订单农业+N”的模式,实现一亩多收、一亩多产的目标,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江南区还坚持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通过机制创新、技术升级等举措,让设施农业成为保障农民增收和推动乡村振兴的“绿色银行”。

  在苏圩镇仁德村,蔬菜基地一期项目建设已接近尾声。“现在大棚主体建设基本完成,国庆节后就能种植蔬菜,预计一亩一造蔬菜产量可达1500公斤。”苏圩镇仁德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礼恒笑着说,“项目投产后,每年给村级集体经济分红可达15.6万元。”

  良好的种植效益,离不开硬件设施的坚实支撑。仁德村蔬菜基地一期项目是苏圩镇2025年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年度计划中的一部分,总投资390万元,项目建设内容为新建80亩蔬菜大棚,完善配套包含大棚灌溉设施、园区产业路、排水体系等。

  设施农业“棚”勃发展,让更多农民有了新出路。仁德村的传统种植产业是甘蔗、西瓜。“甘蔗和西瓜套种,每亩地收益不高。现在我把家里10多亩地流转给村委发展大棚种植,一亩地年租金是1100元,建设期间和未来投产后又可以在这里打工,收入比之前高多了,而且就近打工还能照顾家庭,一举两得。”村民周康杨说。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nn/t2596150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业参考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业参考网 nyckw.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