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更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基石。为切实保障广大市民“舌尖上的安全”,岑溪市农业农村局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责任担当,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严密部署、精准发力、全程监管,累计出动执法工作人员205人次,车辆63台次,检查农资经营企业130家次、农产品生产基地8家次、共查获食品安全案件5起,为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构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火墙”。
高位部署,织密执法监管网络
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工作事关重大,我局高度重视,将其列为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执法行动各项事宜。结合我市农业生产实际,明确执法目标、重点领域、责任分工和工作要求,确保执法行动有章可循、有序推进。
为扩大执法覆盖面,消除监管盲区,建立了“市、镇、村”三级联动执法机制,整合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力量,下沉执法重心,延伸监管触角。通过定期召开执法工作推进会,分析研判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及时解决执法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执法工作格局。同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公布举报电话和邮箱,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无死角”的执法监管网络。
精准发力,聚焦重点领域检查
岑溪市农业农村局聚焦农产品生产、经营、流通等关键环节,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精准施策,靶向发力,确保执法检查取得实效。
农资市场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为从源头上遏制不合格农资流入生产环节,执法人员对全市130家次农资经营企业进行了全面检查。重点检查农资经营企业是否取得相关经营许可证,农资产品标签标识是否规范,是否建立健全进销货台账,是否销售假冒伪劣、过期变质、禁用限用农资产品等。在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仔细查阅农资产品的质检报告、登记证等相关资料,对部分农资产品进行抽样送检。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切实规范农资市场经营秩序。
农产品生产基地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控制点,执法人员对8家次农产品生产基地开展了深入检查。围绕生产基地的投入品使用、生产记录台账、产品检测等情况进行重点核查,查看基地是否严格执行农药、兽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使用规定,是否如实记录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项信息,是否按要求开展产品自检或委托检测。通过检查,督促生产基地落实主体责任,规范生产行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严格执法,保持高压震慑态势
岑溪市农业农村局坚持“零容忍”态度,对发现的行政违法行为依法严肃查处,切实维护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执法人员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开展调查取证工作,确保案件查处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适用法律正确、处罚适当。
今年以来查获食品安全案件5起,通过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形成了强大的震慑效应,有效遏制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发挥警示教育作用,引导广大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诚信守法经营。
强化保障,构建长效监管机制
为巩固执法行动成果,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监管机制,我局不断强化各项保障措施。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定期组织执法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执法能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执法队伍。
加大宣传引导力度,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利用媒体平台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提高生产者、经营者的质量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消费者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健全完善监管制度,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推动生产经营主体纳入追溯管理,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加强与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信息共享、联合执法、案件移送等工作机制,形成监管合力,提升监管效能。
成效显著,持续守护民生安全
岑溪市通过不断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农资市场经营秩序明显规范,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养殖企业的主体责任意识显著增强,生产记录更加完善,投入品使用更加规范。
下一步,岑溪市农业农村局将持续保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高压态势,不断创新执法方式,加大执法力度,常态化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同时,进一步完善长效监管机制,加强源头管控、过程监管和全程追溯,全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心”保驾护航,为我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坚实保障。
上一篇:岑溪市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