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平乐县大发瑶族乡紧扣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锚定“水韵瑶乡・锦绣大发”目标定位,践行“党建为魂、项目为基、民族共融、振兴共富”发展思路,推动党旗飘在产业基地上、支部建在项目工地上、党员冲在攻坚一线上,以“党建+”激活项目建设“红色引擎”,让农文旅融合、基础设施改善、特色产业升级等项目加速落地,为瑶乡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党委当好“领航员”,擘画项目建设“路线图”。乡党委立足“山、水、瑶”资源禀赋,将项目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主抓手”,下设农文旅融合、特色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完善、民生项目保障4个专项工作组,配套组建11个村(居)党支部,构建“党委统筹+支部落实+党员跟进”的三级项目推进体系。坚持“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具体化”,实行“一个重点项目、一名班子成员牵头、一个专班服务、一套方案推进”的“四个一”工作机制。班子成员带头深入项目一线,每周开展“项目现场办公会”,及时破解征地拆迁、资金申报、政策对接等难题——仅用3个月就完成500KV漓江输变电站82座铁塔征地,推动桂江防洪堤、龙窝至大发道路修复等民生项目提前竣工。带动500余名群众就地就业,产业路、人饮工程等基础设施项目覆盖率达90%,为“水韵瑶乡”建设筑牢坚实基础。
支部当好“突击队”,筑牢项目建设“桥头堡”。各村(居)党支部服务项目建设,聚焦“项目攻坚最前沿、群众需求最直接”,以“党建+民族团结+项目服务”模式,将组织优势转化为项目推进实效。在农文旅融合项目中,四冲村党总支部牵头打造“绿水青山瑶印象”党建示范点,整合资金建成网络带货助农直播基地,联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合作社、政协工作站开展“主播带货培训”,借第一届盘王节热度推动“直播引流+特产销售+民俗体验”闭环,累计帮助农户销售柿饼、甜茶叶等特产400余单;塘冲村党支部围绕“千万工程”示范点建设,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村容整治行动”,协调解决危房改造、厕所革命等项目涉及的矛盾纠纷12起,推动村主干道扩宽、水利清淤等工程顺利实施。在产业升级项目中,苍板村党支部以“支部+公司+农户”模式,指导农户规范种植技术,推动柿子等农产品深加工年产值突破2600万元;福瑶村党支部针对和美乡村建设项目,组织党员与群众“一对一”沟通,讲解项目规划和惠民政策,为后续建设扫清障碍。各支部还常态化开展“项目质量监督”活动,组织党员代表、村民议事会成员对项目施工进度、工程质量进行全程监督,确保每个项目都成为“民心工程、优质工程”。
党员当好“排头兵”,激活项目建设“源动力”。充分发挥党员在项目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推行“五带五促”党员行动模式——带头宣传政策,促群众理解;带头参与攻坚,促项目推进;带头服务群众,促矛盾化解;带头钻研技术,促产业提质;带头传承文化,促品牌打造,让党员成为项目建设的“主力军”。在重大项目征地中,党员主动带头签订征地协议,挨家挨户向村民讲解500KV输变电项目对全乡发展的意义,带动周边20多户群众顺利完成征地。在民生项目服务中,全乡140余名党员组成“项目帮办小分队”,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代办医保缴费、产业奖补申报等手续,协助广运平安三队安防工程、人饮工程等项目做好前期调研和后期管护;在产业帮扶中,党员致富带头人成立“甜茶叶种植合作社”,免费为农户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带动100多户脱贫户通过种植甜茶叶实现稳定增收。“关键岗位有党员坚守,困难面前有党员冲锋,群众需要有党员身影”——如今,在项目工地上、产业基地里、民俗活动中,随处可见党员忙碌的身影,他们用实际行动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加速度”,让“水韵瑶乡・锦绣大发”的品牌底色更加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