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9月,张家镇各村的板栗园一片丰收景象,一颗颗沉甸甸的板栗苞挂满枝头。作为张家镇的特色农业产业,今年张家镇千余亩板栗再迎丰收,平均亩产达450斤,地头收购价稳定在每斤1.5-3元,农户自销价更是达到了5元每斤,小小板栗成为农户增收的“致富果”。
在推进板栗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张家镇双管齐下,既严把“品质关”,也拓宽“销售路”。依托得天独厚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镇级农业部门积极推广科学管护技术,从春季修枝到秋季采收,全程贯彻绿色种植标准,产出的板栗颗粒饱满、色泽棕亮、香甜软糯,成为市场上备受青睐的“抢手货”。“我家种了10亩板栗,光是这一项,今年就有近2万元收入,比普通作物效益好得多!”正在栗林忙碌的莫大哥,笑容满面地说道。
为让农户“采得顺心、卖得放心”,张家镇设立了6个便民收购点。每天上午,收购点便排起长队,农户们将新采的板栗送来,经过现场分拣、过秤,马上就能拿到货款。“再不用自己东奔西跑找销路,在家门口就能卖出好价钱,省心又踏实!”刚交售完板栗的李阿姨一边清点收入,一边高兴地表示。
据了解,今年张家镇板栗产业总产值预计可达150万元。这颗小小的板栗,不仅点亮了农户的增收路,更成为张家镇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让特色农业发展的红利真正装进了村民的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