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筹备6月20日“分孽洋葱(毛葱)全产业链示范观摩会暨中国园艺学会葱姜蒜分会学术交流会”,5月12日,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分蘖洋葱(毛葱)和洋葱产业高质量发展调研及对策研究”洽谈会在黑龙江省海伦市举行。
会议现场
此次活动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哈尔滨试验站、海伦市中际农副产品有限公司主办,黑龙江省蔬菜协同创新体系协办,并在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海伦市农业农村局指导下开展,旨在为海伦市分蘖洋葱(毛葱)全产业链发展提供专业支持,助力海伦市将“小毛葱”培育成富民强市的“大产业”。
专家调研海伦市前进镇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
来自北京、河北、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包头等地近20位专家学者,深入海伦市前进镇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开展实地调研工作。专家们穿梭于田间地头,对基地内培育的多个分蘖洋葱品种及其长势进行细致勘察,着重研究分蘖洋葱与大豆套种的创新种植技术。期间,专家团队详细记录各品种的预估产量、最佳收获时间,深入剖析种植生长过程中面临的土壤肥力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实际问题,并现场与当地农技人员、合作社负责人展开交流探讨,为后续产业技术优化积累数据与实践经验。
专家深入了解伦市中际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毛葱深加工产品
在海伦市中际农副产品有限公司,专家团深入考察葱酥、葱汁、葱干等深加工产品的生产工艺,并详细了解企业出口商品的品类结构与海外市场布局。作为东北三省最大的毛葱深加工出口企业,该公司的产品研发能力与出口创汇成果获专家团高度认可。针对国际市场对功能性食品、有机农产品的需求趋势,专家们从优化产品配方、提升包装设计、强化品牌建设等维度提出建议。
专家深入了解伦市中际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毛葱深加工产品
当日下午召开的座谈会上,海伦市政府、农业农村局、科技局、工信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当地分蘖洋葱产业发展情况、优势品种、技术模式及政府支持政策。海伦中际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敬红波围绕产业发展痛点提出具体需求:在产品研发方面,亟需权威数据支撑葱制品加工过程中的营养成分保护技术及功能性指标量化;种植环节迫切需要解决种子夹皮烂“卡脖子”技术,种子消毒脱毒处理技术、高产种植方案、病虫害早期预警防治技术,以及适合当地土质的机械化采收加工设备;同时,全产业链各环节缺乏标准化数据体系,期待专家在工艺参数优化、质量标准制定等方面提供专业支持。
针对企业诉求,与会专家从多维度给出专业建议。吉林蔬菜花卉研究院研究员王学国提出,企业应建立严格的三级良种繁育体系,对新选育的“中际101”等品种实施全流程管控,通过订单农业模式保障种性纯度;在种植技术上,规范种苗储藏温度,优化土壤处理、水肥管理措施,并强化病虫害综合防控。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员赵靓建议,产品研发上,系统梳理洋葱活性成分研究成果,锁定核心功效物质,精准定位中老年健康群体及年轻消费者,通过天然复配优化口感;工艺升级方面,依据锁鲜或功能保留需求改进技术,推进绿色低碳转型,降低成本与环保压力;副产物利用层面,深度提取活性成分,拓展在功能食品领域应用;同时,联合医疗机构开展实验验证产品功效,构建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体系。
河北农业大学副校长赵邦宏则从企业战略发展层面指出,海伦中际农副产品有限公司作为海伦市毛葱产业龙头企业,应确立“做国内最强”的战略目标,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提前布局高端市场;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加大研发投入,整合科研院校资源组建专业研发团队;主动承担产业发展责任,建立从种植到加工的全链条质量标准体系,推动毛葱产业向专业化、标准化方向迈进。
会上,专家团还提出构建“企业自检+政府定期抽检”双轨质量监督机制,建立覆盖种植、加工、流通全环节的品控标准;打造具有地理标志属性的品牌矩阵,提升海伦毛葱品牌国际影响力;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拓展新兴市场,优化产品结构以适应国际标准。同时,鼓励通过技术创新挖掘毛葱在生物活性成分提取、功能性食品开发、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等领域的潜在价值,真正将小毛葱“吃干榨净”,推动产业向高附加值方向延伸。
此次调研及座谈会的举办,为海伦市分蘖洋葱产业发展厘清了思路、明确了方向,也为即将到来的全产业链示范观摩会和学术交流会奠定了坚实基础。海伦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吸纳专家意见,加快推进各项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全力打造分蘖洋葱特色产业集群,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