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农业参考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农业时评> 正文

专家团下田记

日期:2025-07-04 作者:佚名 来源: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

  近日,伊春市友好区铁林镇曙光村大豆田边,一群农户围着大豆专家、省农科院黑河分院副研究员崔少彬抛出连串疑问:“大豆刚出苗,深松中耕啥时候做、咋操作?”“茎叶除草咋选药才不伤苗?”……

  原本是和同事一起深入伊春市开展科技包联(院地共建)工作调研的崔少彬,立即开始了现场办公。再看他的同事们,也是被农户团团围住,调研瞬间就变成了田间实操指南。

  “拱土时蹚3~5厘米深的蒙头土,第一片复叶展开后中耕8~12厘米,10天后再耕10~15厘米。”针对除草难题,崔少彬强调 “看草选药” 原则:“禾本科杂草用精喹禾灵,阔叶杂草用氟磺胺草醚,在大豆2~3片复叶期得早晚喷药。”谈及病虫害防治,他们递出“观察+早防”的方子:“蚜虫用吡虫啉,根蛆撒辛硫磷,播种时用咯菌腈·精甲霜灵拌种防根腐病。”对于“一喷多促”技术,专家们则现场演示配药方案:“苗期到初花期,把高效氯氟氰菊酯、多菌灵、磷酸二氢钾和芸苔素内酯混配喷施,防虫、防病又促长。”

  “目前我们这温度较低,玉米苗长得慢该咋办?”面对农户的迫切询问,省农科院玉米所李波研究员给出了苗期管理“时间表”:“目前我们这前一段时间低温多雨造成了玉米苗生长发育迟缓,目前玉米苗龄是3叶1心,最好的措施是‘深松防寒散墒’,深松的深度最后达到30厘米,这样能迅速提高地温、打破土壤板结改善土壤的透气性、降低土壤含水量,改善根系的生长环境促进根系生长,同时结合深松每亩追尿素5~10公斤。待玉米长到3~5展叶期喷施叶面肥及生长调节剂促进玉米植株生长。”

  在乌马河伊东林场紫苏种植区,农户困惑于除草、中耕与病虫害难题。经济作物研究所陈晶博士开出“差异化处方”:紫苏4~5叶期用精喹禾灵除禾本科草,人工拔草护细根。陈晶博士说:“中耕分阶段操作:紫苏苗高10~15厘米时浅耕3~5厘米,10~15天后可第二次浅耕3~5厘米,苗高30~40厘米封垄前,深耕5~8厘米。紫苏前期根系较浅,不宜深耕。”针对病虫害,专家传授“看叶识病”技巧:“紫苏叶背有蚜虫就用吡虫啉,锈病出现黄斑点马上喷三唑酮,喷药要避开雨天和高温。”

  在前进村蔬菜采摘园菜豆种植户指着叶片求助,园艺分院王雪副研究员推荐“黄板+药剂”组合:“黄板挂在植株上方10~15厘米,间隔1.5~2米,虫多就用阿维菌素喷叶背。”病毒病预防强调“源头控制”:“播种前用10%磷酸三钠泡种20分钟,管好蓟马,蚜虫不传毒。” 大棚番茄种植户苦恼药剂蘸花总出现畸形果问题,专家示范改善通风提高自然授粉操作:“除雨天外打开全部通风口,开花期8~10点振动吊蔓铁线辅助授粉,果实膨大期追施10公斤高钾水溶肥加腐植酸提口感。”面对多品种辣椒整枝难题,专家细分策略:“甜椒剪老病叶,留3杆,线椒50厘米左右摘心,促侧枝增产量,晴天上午整枝防感染。”

  省农科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朱龙付表示,此次技术指导全程践行“科技赋能+县域联动”模式,专家团以“农民提问—现场解答—实操演示”的实时互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20余项具体技术方案,不仅为伊春市农业生产提供了精准科技支撑,更形成了可复制的县域农业技术服务经验,为黑土地的“科技增粮”工程写下生动注脚。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业参考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业参考网 nyckw.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