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自治区农村能源工作站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深化“1+3一线工作法”党建品牌,紧扣“五个聚焦”,奋力推进农村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一是聚焦理论武装,提升政治素养。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三农大讲堂”等载体,通过集中领学、交流研学、实地悟学、以测检学等方式,结合持续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读书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反复研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联系实际学习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及“1+4”系列文件,不断深化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的认识,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聚焦户厕改造,提升生活品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发挥“关键少数”示范引领作用,完成盐池县、红寺堡区、同心县、海原县、隆德县、彭阳县2022年农村厕所改造11945户的自治区级抽验工作。深入全区22个县(市、区)督导农村问题厕所再摸排、再整改工作,持续抓好分片包干县(区)农村户厕问题分类整改,确保问题厕所改一户、成一户、用一户;指导包抓8个县(市、区)加快推进农村厕所建设质量和进度,健全农村厕所长效运维管护机制,加大宣传引导,着力提高农村厕所普及率和使用率。
三是聚焦环境整治,改善乡村面貌。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贯彻落实《宁夏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明查暗访。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突出问题导向,深入全区22个县(市、区)207个乡镇865个村暗访人居环境情况,拍摄问题照片120张,下发整改通知并反馈至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及22个县(市、区)农业农村局,督促各地迅速采取措施抓好问题整改,着力解决村容村貌“脏乱差”的问题,促进村容村貌、庭院美化、道路环境、卫生习惯、建管机制“五提升”。深入隆德县开展农业生产废弃物专项清查整治督导,不断巩固提升整治水平,推动乡村面貌从“一处美向全域美、一时美向持久美”转变。
四是聚焦风险隐患,保障安全生产。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学习领会自治区党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扎实开展农村沼气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暨农村沼气“安全生产月”活动,召开全区农村沼气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专项整治视频推进会,督促各市、县(区)开展农村沼气安全生产“回头看”排查整改。邀请专家就规模化沼气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提出内外业检查重点,制定《关于加强农村沼气安全生产工作的方案》,编印《农村户用沼气安全管理手册》,指导各地强化隐患排查整治和安全报废处置,确保农村沼气安全生产和安全防范意识警钟长鸣。累计发放农村沼气安全管理手册2000本、明白纸3.5万余张,张贴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科普挂图800张、悬挂安全生产标语60条、印制警示标识3000余处。举办农村沼气安全培训班15场,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150余份,建立沼气设施安全台账22卷宗,规模化沼气工程和户用沼气开展重大事故自查自纠50多次,排查安全隐患334处,填报农村沼气设施小程序2.8万处。
五是聚焦清洁取暖,激活创新能力。践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启动青铜峡市同进村全国零碳示范村建设,安装生物质炉具907套,探索农村“零碳”模式,打造零碳乡村发展样板。开展2023年农业农村部北方地区农村推广冬季清洁取暖技术服务“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青铜峡、红寺堡、隆德、原州、西吉和彭阳等6个县(市、区)18个村开展实地调研和技术服务,总结提炼“生物质能+太阳能+清洁取暖”技术模式,并在“全国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技术服务工作座谈会”上作典型交流发言。加大农村可再生能源示范推广,为彭阳县孟塬乡虎山庄村安装无烟智能暖炕130户130铺、采购生物质颗粒80户88吨和壁挂暖件50户100片,为原州区黄铎堡镇甘沟村205户农户每家提供1.5吨生物质成型燃料。全区建设生物质颗粒生产企业17家,年产燃料13万吨,有效保障生物质炉具+生物质燃料清洁取暖,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