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铁力市乡村振兴局了解到,铁力市2023年全市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预计年人均纯收入14700元,同比增长16.71%。
立足资源优势,发展产业“带”增收。铁力市依托本地自然资源优势,2023年利用衔接资金撬动村级集体资金1263.9万元,共计投资7464.31万元实施了光伏类、养殖类、粮食仓储类和休闲旅游类产业项目16个。同时,对新建租赁经营的产业项目进行固定资产抵押,并提前收取租金,进一步防范财政资金使用风险,共计分配资金506.98万元,带动脱贫户和监测对象3127户次5263人次增收。同时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持续推进实施“一分田”项目,抓好技术引导、生产对接、购销衔接、典型引带环节,充分调动帮扶人口生产积极性,拓宽增收渠道,确保帮扶人口持续增收,2023年签订“一分田”项目1250户,订购资金63.5万元,户均增收508元,真正做到了“小菜园大文章”,有效带动群众致富增收。
激发内生动力,扩大就业“稳”增收。按照人与零活相适应、低收入优先排序的原则,鼓励有务工意愿的弱半劳动能力人口积极参与务工,使年龄偏大和无法从事体力劳动的脱贫人口通过灵活务工增收。截至目前,全市累计1217名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实现务工就业。同时,积极鼓励支持乡村振兴工坊建设,为低收入人口搭建就业创业平台,芽豆种植农场、易稻食品、酒伊坊白酒小作坊等8家乡村振兴工坊吸纳25名低收入人员就业,促进增收34.38万元,实现“市投入、乡管理、村受益、户增收”的目标。
加大保障力度,用好政策“助”增收。铁力市坚持精准帮扶、综合施策,根据脱贫人口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制定了差异化的奖励补助政策。对自主发展生产经营的脱贫人口实行生产奖补,对有劳动能力或弱半劳动能力实现务工就业的脱贫人口实行就业务工奖补,进一步激发脱贫人口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持续稳定增收。同时,严格执行低保提标提档扩围政策,新纳低保33户50人、临时救助57户79人、提档158户213人,兑付资金10.23万元;每档提标42元,兑付提标资金62.16万元。充分发挥金融政策促进增收作用,对符合条件的644户脱贫户建立了小额信贷评级授信台账和资金需求台账,现存小额信贷371笔196.04万元,助力脱贫人口通过自主发展实现稳定增收。(记者梁金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