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东方市大田镇,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人员开展剖面样点外业调查采样工作。袁才 摄
11月25日上午,在临高县临城镇发豪村的一处水稻田地里,几名技术人员正紧锣密鼓开展剖面采样工作。采样过程中,队员们携带工具分工合作,按照步骤详细做好每一个土壤样品的采集。
当前,我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已全面铺开,正按照计划有序实施,并倒排工期推进采样、制备、流转、检测、数据库建设和成果集成等工作,确保土壤普查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为守住耕地红线、优化农业生产布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稳扎稳打 清清楚楚看“家底”
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距今已40多年,相关数据不能全面反映当前农用地土壤质量实况,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守住耕地红线,需要摸清耕地质量状况。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已摸清耕地数量的基础上,迫切需要开展土壤三普工作,实施耕地的“全面体检”。
为全面掌握海南土壤资源情况,我省自2022年起开展第三次土壤普查,按照“统一领导、部门协作、分级负责、各方参与”的要求,全面查清我省土壤类型及分布规律、土壤资源现状及变化趋势,真实准确掌握土壤质量、性状和利用状况等基础数据,提升土壤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
此次普查对象为全省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农用地和部分未利用地的土壤。其中,林地、草地重点调查与食物生产相关的土地,未利用地重点调查与可开垦耕地资源相关的土地,如盐碱地等。普查内容为土壤性状、类型、立地条件、利用状况等。
土壤普查涉及范围广、参与部门多、工作任务重、技术要求高。为加强组织领导,我省成立第三次土壤普查领导小组,负责普查组织实施过程中重大问题研究和决策部署。各市县政府成立相应的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全面负责本市县普查工作的组织实施。
按照中央“一年试点、两年铺开、一年收尾”的进度安排,澄迈县作为省级试点,2022年先期开展了此项工作,目前已全部完成各项普查试点任务。通过试点,全面查明查清澄迈县土壤类型及分布规律、土壤资源现状及变化趋势,真实准确掌握土壤质量、性状和利用状况等,建立样品库、数据库,形成试点县土壤普查成果,为土壤的科学分类、规划利用、改良培肥、保护管理等提供科学支撑,提升土壤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同时,通过试点工作,为全省“三普”工作的全面铺开积累经验,验证工作路径,完善配套规章制度及技术标准,培养、储备普查骨干力量。
土壤采样 纵深推进全面“体检”
耕地、林地、草地采集20厘米深度,采用梅花法、围棋法、蛇形法等多点混合方法采样,包装、拍照、上传……表层土壤样品的采集是一个既繁琐又精确的工作,需要一定的专业素养。
为确保高质量完成土壤普查工作,我省依托团队技术力量,强化土壤“三普”全流程技术培训工作,今年以来组织了9期外业调查采样、全程质量控制、内业检测等专业技术培训,共48家单位1000多人次参加培训考核,累计培训合格持证人员679人。各市县加强与各片区技术团队对接,建立包片指导、线上咨询、问题反馈、定期报告等工作机制,做好外业调查采样与质控工作。
“我们采样一般是先进入电子围栏内,选取代表性地块进行开挖,采样队必须按照相关技术规范采集样品。”临高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陈英泽介绍,每一支采样队伍配备一名县级质量控制人员,同时邀请行业专家对采样队上传的资料信息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才能将样品流转至海南省农科院的制备实验室。“样品流转前的暂存期间,要确保土壤不损耗、不污染和不被破坏。样品流转时,务必做到 ‘样品有数、无一遗漏、责任到人、遗失可查’。”
相对于表层采样,剖面采样难度要大一些,采样人员需要在地里深入挖掘后,才能取得完整的土壤剖面样本。“剖面采样的目的主要是确定土壤类型,剖面采样一般都要在中央位置来进行挖坑,挖坑一般的要求就是长度2到3米,宽度大概在1.2米,深度至少要在1.2米。”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海南省咨询专家、海南大学教授孟磊介绍,只有取得完整土壤样本,才能在后续的研究中了解当地土壤情况,针对土壤存在的问题,在种植技术上及时做出调整。
我省土壤三普外业采样工作自2023年5月底从三沙市开始采样,截至11月22日12时,全省外业调查采样数据累计完成提交到省级平台4321个点位(完成率为20.56%),其中,表层样完成4258个点位(完成率为20.95%),剖面样完成63个点位(完成率为9.17%)。
加快进度 采样制备检测同步进行
在土壤普查外业采样工作启动的同时,省级质控也同步进行。据了解,省级质控以南京农业大学技术人员为核心,组织技术队伍赴18个市县开展现场检查、数据审核和技术指导,确保县级资料100%审核。截至目前,省级质控团队已赴海口、三亚、三沙、儋州等18个市县开展剖面与表层外业质控工作,完成150个表层样和18个剖面样的现场质控工作,省级质控量样点数占全省采样点总量的8‰,超过国家规定的5‰质控量。
对每个地区的质控工作,重点针对采样队的外业调查流程的规范程度进行质控,按照十五字方针(选好点、挖好坑、拍好照、采好样、填好表)对采样队进行规范化质控与指导,涵盖了各县市区的全部采样单位以及大部分的采样队伍,并覆盖了各地区的全部土地利用类型。
为加快土壤普查后续工作,我省采用“边采样、边制备、边检测”的方式,3家样品制备实验室密切与各市县交流与沟通,陆续接收样品。此外,省农业农村厅于10月16日正式开标确定我省内业检测单位,为全面完成土壤普查工作加快步伐。截至11月22日,制备实验室已接收表层样3266个样品,制备工作已完成1024个样品,已流转490个样品至检测实验室。
省土壤普查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国家下达我省的“三普”表层采样点有20327个、剖面样点687个,土特产品采样点59个。根据我省土壤三普工作进度要求,2023年12月底前,要完成外业调查采样任务,同步开展内业测试化验工作,力争2024年12月前形成成果,比国家计划时间提前一年完成普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