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将尽,“中国最美十大海岛”之一的福鼎市嵛山岛,潮起浪涌,草木芬芳。日前,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赴福鼎实践支队成员乘坐接驳客船,登上这座美丽岛屿。
登岛后,车行环岛路,来到嵛山岛东角村半山腰,便可见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福鼎站驻地研学实践中心。福鼎站站长、清华大学博士周宏宇带领支队成员由此出发,回顾工作站一路走来的历程。
思考渔业、渔村、渔民的未来
“我们造访了岛上的各个村落,看到了来嵛学子创作设计的实践成果,期待通过持续的人才输入,凝聚起清华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支队成员潘小乐说。
作为闽东最大的列岛,嵛山岛由大嵛山、小嵛山、鸳鸯岛、银屿等11个岛屿组成。2018年5月26日,清华大学与福鼎市签订乡村振兴校地合作协议,在这片海岛建立全国首个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一批批清华师生和校友团体接踵而来,为当地乡村振兴提供专业技术和智力支持,双方由此结下“远亲”。
“这里有着万亩草甸、广阔的海洋、纯朴的岛民、丰富的生态,我们在这里倾听乡村的声音、遇见乡村的美。”周宏宇说。
走向东角村中心处,昔日废旧的鱼露仓库已变身兼具茶饮、阅读、观影、研学等多功能的乡村振兴大礼堂,融现代化与烟火气于一体。这也是清华大学学生来此设计、建立的第一个空间。
“在9个月的改造过程中,我们一次次修改方案,邀请当地木匠参与修缮,尽可能保留原有建筑形态和样式,划分出不同功能区,村民可以来这里读书、看电影,内置的远程视频系统可以向村庄提供来自清华大学等高校的远程教学、培训,游客可以在这里休息、购买产品。”周宏宇介绍道。
拐个弯,紧邻而建的展示馆内,一张张照片铺陈开来,记录着校地合作带来的变迁。5年来,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福鼎站充分发挥学科交叉优势,整合各方资源力量,连接“校园”和“田园”,改造好望角玻璃观景台、农家书屋,配套规划海岛音乐文化体验馆和海滨特色文化街区……为海岛渔村按下发展“快进键”。
为什么要进行改造?东角村党支部书记邱丽辉表示:“换了新颜,日子更有盼头,这几年我们见证了村里的变化,当然愿意放手让他们带着我们干!”
“在新时代建设海洋强国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沿海渔村振兴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历程,见证渔村的新老之变,也让我们更多地思考渔业、渔村、渔民的未来。”周宏宇说。
聚人聚才聚势,吹响振兴号角
来到村民林基荣的家,古朴的石厝前,一口口大陶缸一字摆开。周宏宇在林基荣的指导下,熟练翻搅缸中将制成鱼露的液体,等待时间赋予的特殊风味。
“传统鱼露以小鱼、杂鱼为原料,经过晾晒、发酵、搅拌、浸提、退渣等工艺,有很多讲究。”今年78岁的林基荣,有着数十年的制作经验,也是岛上手工制作鱼露的少数几人之一,现在年纪大了,做不动了,不想让这份手艺断在自己手里。
2021年,周宏宇带领团队在开展实践时得知该情况,萌发了让传统工艺蝶变焕新的念头。周宏宇坦言:“前期准备时,我们要考虑原料从哪里来、产品往哪儿销、如何将手工艺留下来等众多因素。”
几经沟通,村里决定将房屋流转下来,与清华大学学生团队共同改造。“一方面,我们学习、记录整个流程,通过3D技术等,增加互动体验感,打造传承传统手工艺的一个阵地;另一方面,我们也想让鱼露从调味料变‘主角’,研发一些新产品。”周宏宇说。
嵛山岛海岸线绵长,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充足的渔产,靠海吃海的人们就地取材,生产制作各种海产品。为了让“海味”走俏,清华师生和校友团体协助设计“嵛山岛大黄鱼”品牌LOGO,开发香砂、虾皮、丁香、紫菜、鱼干等嵛山“五大宝”土特产礼盒装,统一IP设计、注册“嵛”山伴手礼商标,开发海上休闲观光、游钓、码头渔市、海产品加工等休闲渔业产业。
眼看大家转产转业,村民郭香月也动了心,紧跟海岛“旅游风”,将自家房屋整修一新,开了一家名为“无问西东”的民宿。
“原来就是传统式的民宿,没特色。我们寻求清华大学校友的建议,重新规划空间,把小房间打通作为公共区域,再把一些旧船板收集改造成茶桌,添置一些小物件等,增添海边风情。”郭香月说。
聚人、聚才、聚势,吹响振兴号角。嵛山镇党委副书记陈维新介绍,当地创新“资源+智力+资金”模式,携手清华大学师生开展文创设计、建筑设计、教育课程、研学活动等,并推动岛上各村先后引入清华大学校友设计团队驻场调研设计,通过市场理念包装项目、运营导入培育业态,助力集体经济高质量增长。
嵛山岛与清华大学的故事,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高校学子来岛实践。截至目前,已有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10多所高校师生进岛研学实践,参与乡村振兴项目,完成了天湖茶坊、公交站亭、灶澳村风貌、马祖文化公园、码头景观等13个建设项目设计。
跨海登岛,校地“双向奔赴”正结下海岛乡村振兴的硕果。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