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田标准化。建立“田长+粮长”管护机制,投入9900万元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采取土地流转、全程托管等方式复耕撂荒地,推动耕地质量提升。目前,建成高标准农田3.3万亩。
2.耕收机械化。建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加强农用生产加工机械及减损技术应用推广,提供社会化农机服务。目前,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53%、小型农机耕作率90%。
3.产业规模化。打造以“中稻+再生稻”为主的水稻高产示范带,加强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应用推广,实施酿酒专用粮示范点4个,培育消费类、加工类粮油订单农业。目前,酿酒专用粮种植面积10万亩、大豆带状复合种植4万亩,发展订单农业3万亩。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