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黑星病是苹果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属我省补充植物检疫对象、我省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具有流行速度快、危害性大、难于防治等特点,严重影响苹果品质、产量和贮藏,商品果比率降低。
识别特征
苹果黑星病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
叶片 叶片被害初期,病斑为淡黄色圆形或放射状,渐变褐色,表面产生绒状黑色霉层,后期病斑向上凸起,中央变为黑褐色,导致叶片扭曲畸形,甚至早期落叶。
果实 幼果和成熟果都可受侵害。苹果果实染病初期为黄绿色,渐变为黑褐色,近圆形,表面有灰黑色霉层。随果实生长膨大,病斑逐渐凹陷、硬化,严重时产生龟裂,病果变为凹凸不平的畸形果。
传播途径及发病原因
苹果黑星病菌以菌丝体在枝溃疡和芽鳞内或子囊壳在落叶上越冬。子囊孢子到第二年春季成熟,田间分生孢子在6月~7月最多。
病菌也可被蚜虫传播。夏季多雨时释放最多,借风雨传至果树叶面,侵入组织,在花蕾开放与花瓣脱落期最易受侵染,病菌可不断侵染,早春多雨气温低发病早,病重。夏季阴雨连续,地势低洼、通风不良、湿度大的果园最容易发病。
发生规律
苹果黑星菌的子囊壳大多在秋冬形成。春、秋雨季是病菌侵入的有利时期。树体从感病到出现症状需1~2年时间。发病后,重病树1年~2年死亡;轻病树可活十多年,部分病树还可自行恢复健康。
该病的发生与果园地势、管理水平及品种密切相关。土壤黏重、排水不良、盐碱过重、树势衰弱的果园发病重;果园管理粗放,伤口不及时保护等均易导致病害发生。大树较幼树易感病。苹果各品种间感病性存在差异,富士品种较易感病。
防控措施
加强检疫 严禁从疫区调运带病苗木。
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密植,增施有机肥,低洼积水地注意及时排水,改良土壤,以增强树势。
清除初侵染源 及时清扫果园,挖除果园内重病树、病死树、根蘖苗,清除病根,锯除发病枝干,及时刮除病苗子实体,集中烧毁或深埋。
防治用药 氟硅唑、吡唑醚菌酯、戊唑醇、烯唑醇、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等进行防治效果很好,发病后每7天~10天叶面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次~3次,即可控制发病,并使患病植株恢复正常生长。喷药时加上芸苔素内酯和氨基酸,防治效果更佳。